•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諾曼第登陸70週年反思

2014-06-14 18:46

? 人氣

盟軍登陸艇搶灘登陸諾曼第。

盟軍登陸艇搶灘登陸諾曼第。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盟軍動員一百多萬兵員、五千艘船艦和五萬輛坦克登陸法國諾曼第,德軍遭攔腰重擊,加上逾兩百萬蘇聯軍隊從東邊夾擊,德軍統帥隆美爾被希特勒「賜死」,不到一年,納粹帝國敗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包括美、英、法、俄等十六國的元首與政要六月六日齊集法國諾曼第(Normandy)海灘,紀念二次世界大戰最著名的盟軍搶灘登陸七十週年,這場動員一百五十六萬兵員、五千艘船艦和五萬輛坦克與卡車的灘頭浴血戰,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壯觀、最保密、也是最成功的一場登陸戰。幾已佔領整個歐洲大陸的納粹,在希特勒和德國將領的自滿、自傲與輕敵下,完全錯估形勢,根本未料到盟軍的「作戰智庫」會挑選法國西北部、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諾曼第登陸大軍。納粹軍隊遭攔腰重擊,加上逾兩百萬的蘇聯軍隊從東邊夾擊,諾曼第登陸不到一年,希特勒曾豪言「至少可傳世一千年的納粹第三帝國」,即在斷垣殘壁、遍地廢墟上敗亡。

納粹鐵蹄以閃電戰席捲歐陸之際,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一九六五年卒)於一九四零年六月四日在下議院發出斬釘截鐵的吼聲﹕「我們絕不頹弱或敗退,我們將繼續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戰鬥,我們將以與日俱增的信心和力量在空中戰鬥。我們將保衛我們的海島,不論任何可能的犧牲與代價。我們將在海邊、灘頭、田野、街巷和山丘戰鬥……繼續戰鬥,直到新大陸(美國)全力向前跨步,援救並解放舊大陸(歐洲)。」

美國成為盟軍的兵工廠

邱翁在下院的預言雖遲至四年後始獲諸實現,但在歐戰爆發之後,美國即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以軍火與軍需源源供應歐洲盟國。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即投入太平洋戰場,兩年後並開始在北非、意大利、西西里和巴爾幹半島與英軍並肩作戰。在亞洲與歐洲兩條戰線上,美國雖「重歐輕亞」,但美國子弟兵不但要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新大陸的「戰爭機器」亦必須日夜運轉以支援盟國的戰力。

從軍事角度看,北非、意大利、西西里和巴爾幹諸役的目的,固為翦除納粹在歐洲外圍的武力觸鬚,但從戰略觀點視之,這些戰役只是一種掃蕩戰與區域戰。納粹雖在北非沙漠和地中海遭到挫敗,但在歐洲本土仍擁有龐大和堅強的軍力。因此,盟軍在「大戰略」的設計下,登陸諾曼第以反攻歐陸,並配合蘇軍在東戰場的夾擊,即成為美國將領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後升五星上將,並當選美國總統,一九六九年卒)統率下的盟軍總部和邱翁戰時內閣的偉大鴻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