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艦國造」新篇章啟動!繼上月底海軍高效能後續艦首艦「塔江軍艦」交艦後,同為代表性品項的新型救難艦亦於今(4)日開工,主持典禮的海軍司令劉志斌上將表示,新型救難艦負責執行海上救難和故障艦艇拖救等任務,並具備參與國際聯合搜救、災害援助等人道救援能力;未來將逐步汰換現役老舊救難艦,為海軍再添海上生力軍。
海軍新型救難艦開工典禮上午在高雄台船公司船體工廠舉行,台船在儀節過程啟動鋼板切割,象徵國艦國造政策邁入嶄新一頁,與會眾人共同見證歷史時刻。
劉志斌指出,台船為我國第一大造船公司,過去就承製海軍成功級巡防艦、錦江級巡邏艦、光華六號飛彈快艇等軍艦,對台船的造艦技術表示肯定,同時也對中科院針對全艦通信裝備和相關系統承製、整合、安裝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謝。
劉志斌進一步指出,新型救難艦是國艦國造政策中的指標建案,亦為海軍重要造艦計畫,負責執行海上救難和故障艦艇拖救等任務,並具備參與國際聯合搜救、災害援助等人道救援能力。
資料顯示,海軍新型救難艦全長87公尺、最大寬15.5公尺,電力推進系統為一大特色,配備有動態定位系統等裝置,另執行潛水作業及水下無人載具釋放回收也不成問題。
現役救難艦老舊 國艦國造政策創造更新機會
海軍現役救難艦老舊,基本上都已屬於博物館展品等級,多年來皆因本身非主力作戰艦和他案排擠等因素,苦無戰力更新機會,惟國艦國造政策啟動,連同最受矚目的潛艦國造在內,海軍政策執行開始邁入高峰,救難艦同步汰舊換新,未來才能有效支援承平偵巡、戰時制海等高強度戰備,確有其必要。目前規劃2023年8月可完成交船,也因救難艦屬性緣故,往後艦載武裝可能只有20機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