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動手做就對了!

2014-07-08 15:53

? 人氣

《天下雜誌》六月人才專刊引用牛津經濟研究機構(Oxford Economics)《全球人才二○二一》報告,對台灣提出警訊:「四十六個評比國家中,二○二一年台灣將面臨全球最嚴峻的人才短缺,程度比已經進入人口老化的日本還要更嚴重。」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二○二一年,七年後,正好是這一屆十二年國教國中畢業生從大學畢業,進入職場接棒成為台灣下一代的「人才」。

但是,今年十二年國教最重要的成績單—全國國中生會考結果,透露出一個被媒體忽略的警訊。今年會考有七.四%國中畢業生五科統統落在「待加強」,答對的題數跟全部用猜的結果差不多。也就是說二十七萬名國中畢業生中,有兩萬多位國中階段的學習交了白卷。

若是,二○二一年台灣將面臨嚴峻的人才短缺危機。十二年國教會考的成績單,更殘酷的告訴我們,若不加緊腳步努力,從這個結果中尋找改變的路—這個危機才正要開始。

因為,這一批將在二○二一年進入職場的「人才」,每十五個人中就有一個國中三年裡,當了教室三年的「客人」,可以說完全沒有學到該學的基礎能力,他們升上高中後會變好嗎?

如何逆轉?絕對不是新聞上各學科老師和教授們,大聲疾呼「搶救授課時數」,就可以解決。

因為,不斷增加課程時數,對於已經「學不會」的學生,是更大的打擊。如何透過改革課程和教學,點燃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老師的教學熱忱,才是關鍵。如何開始,這一期封面故事「動手做開啟真學習」提供一個方向。

今年五月會考舉行的同時,《親子天下》總主筆賓靜蓀和採訪團隊,飛往美國,採訪教育典範轉移的「震央」舊金山。這裡燃起一股教育創新行動,希望催生美國成為「創客大國」。

看到未來需要創新、發明人才,美國許多走在潮流前面的學校,務實的認知,「發明」是不會在熟背理論以後自然誕生,而是會在實際動手的過程裡迸現。「動手做」必須成為教育內涵與學習過程中的關鍵元素。

在台灣,「動手做」長期以來是一種被刻意忽略的學習活動和能力。多數成績不夠好、選擇走技職的孩子,才有比較多從動手中學習的機會。但是,在美國的精英資優學校發現紙筆測驗分數「看不出孩子的成長」,反而「阻礙學習」。透過有系統規劃動手做的真實學習,讓下一代擁有創新、獨立思考、動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頂級人才匯集的常春藤名校,以麻省理工學院為首的一百多所美國大學,將逐漸減少審核申請者的考試成績,轉而重視動手做的專題作品。

透過動手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和真實生活的關係,體會自己創造的成就感。

這趟越洋採訪,不是要告訴大家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孩子值得更棒的學習方式,因為在我們的眼中,他們每一個都是人才。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網站http://www.parenting.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82&nid=4830

延伸閱讀:

陳安儀:2014會考有感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9102

12年國教22問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8238

十二年國教來了!五個行動選對高中職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8000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