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賓州有隻狗從亞塞拜然入境美國,6月被檢驗出有狂犬病,美國疾病管制署7月宣布,暫時禁止113個狂犬病高風險國家的狗入境美國,《外交政策》日前報導稱,不少美國外交人員抱怨,決定此禁令前完全沒有詢問他們意見,尤其是在「調派旺季」,讓他們面臨愛犬無法一起搬回美國的困境。
由於夏季是美國外交人員調動的主要時期,聯邦政府疾病管制署(CDC)7月14日發布的禁令,迫使許多派駐在低度開發國家的駐外人員可能要與愛犬分離,《外交政策》表示,此禁令一出,立刻引起駐外人員抱怨,他們還被告知,若直接把狗帶回美國,狗會直接被送回原本來的國家。
報告等待時間太長
CDC准許在高風險國家的狗,若能取得先進檢驗報告即可入境美國,但問題在於北美及歐洲地區以外的國家,並沒有很多具備先進檢驗能力的實驗室,更別說多數高風險國家連實驗室都沒有,且等待報告出爐要3至6個月時間,讓2個月後就要調走的駐外人員陷入兩難。
U.S. agencies are scrambling behind the scenes to find ways to help U.S. officials abroad bring their pets home while balancing public health priorities, FP’s @RobbieGramer and @kellyruthk write. https://t.co/kNovrWzPo8
— Foreign Policy (@ForeignPolicy) August 5, 2021
《外交政策》稱,CDC和美國國務院正在尋找解決方法,包括擴大美國承認報告的檢驗實驗室名單、增加可帶狗入境的機場,以及延後調任時間。美國外交人員協會(AFSA)會長魯賓(Eric Rubin):「感謝國務院和其他部會同事的努力,我們同僚今年夏天要帶狗回家比較不困難了。」
不放心帶毛孩外派
魯賓表示,美國認可的狂犬病檢驗實驗室數量不多,加上缺乏快遞運送檢驗樣本,且就算CDC取得報告批准入境,也不一定有安全航班可搭。1名將外派的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職員告訴《外交政策》,他只能把愛犬先交由家人照顧,然後開始自己接下來的2年駐外生活。
這名職員直言,要與自己的狗分離2年「相當心碎」,但也沒有其他安全選項可選,「我們無法合理認為需要搬回來時,狗也能跟著回來,因為沒有保證...... 我們不想冒此風險」。魯賓指出,依據AFSA統計,約有40%的駐外人員有養狗,而外交人員約15600名,加上USAID、軍方駐外人員,受影響人數一定更高。
航空拒載也是問題
美國退休外交人員組成的非營利組織「外交研究訓練協會」(ADST)會長強森(Susan Johnson)說:「他們(駐外人員)必須獲得保證,明確且可靠,不會因為調回國而把狗留在原駐地或無法入境」。另外,愈來愈多商業航班拒絕載運毛小孩,使得駐外人員要帶牠們回家,剩下花費較高的物流方案。
「已有很大的障礙了」,派駐南非的美國外交人員雷格(Shelbie Legg),因為女兒患有糖尿病,領養受過訓練的醫療偵查犬,並稱這隻狗讓她在每2年調派1次的外派生活充滿鬥志,也是孩子穩定成長的因素。她坦言:「我曾考慮要不要讓家裡養寵物,我有寵物的同事每年面對愈來愈複雜的情況。」
盼有長期解決方案
瑞士狂犬病中心診斷部門負責人札諾尼(Reto Zanoni)認為,CDC的禁令是最不壞的做法,且「打疫苗是最脆弱的保障」,因為高風險國家設備不齊、充斥詐騙,且行政效率不佳。CDC發言人向《外交政策》表示,正努力合作確保降低染病犬隻入境的風險,同時讓政府外派人員能把狗一起帶回美國。
《外交政策》引述受訪的美國外交人員及USAID職員說法稱,承認公共衛生的重要,但希望美國政府能找出長期解決方案,讓外派人員不用被迫拋棄寵物,「我不認為大眾知道,當派駐海外時,是把所有家當、整個家搬過去,這是家庭承諾」,1名USAID職員說,「這些阻礙讓維持承諾變難,包括對4隻腳的家庭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