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晚上9點,早已過了晚餐時間,但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的騎樓下,卻仍排著超過20人的隊伍。
這是日本最大牛丼連鎖業者SUKIYA(すき家)在台灣開出的一號店。七月初開幕,以一碗69元的平價牛丼為號召,較對手吉野家便宜近三成,至今仍人潮不斷。
不過此業者近來在日本,也成了「媒體寵兒」。八月六日記者會上,SUKIYA母公司善商控股集團會長兼社長小川賢太郎,面對記者的質問,揮汗如雨。
這一天,善商調整財報預測,將全年損益自獲利41億日圓(約合新台幣12.2億元),下調至虧損13億日圓(約合新台幣3.8億元),是該公司創立32年來首次虧損,原因竟與半年前推出的新菜色:牛肉壽喜燒定食有關。
一道料理,為何能拉垮年營收近新台幣1400億元的牛丼帝國?問題並非出在食品安全,也與商品策略無關:定價為牛丼兩倍的壽喜燒定食,最初的戰略意義在拉高單價、吸引50歲以上客群,而就數字看來,也確實立下戰功:二月分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是該公司30個月來首見。但此奇兵,卻成為壓垮該公司商業模式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日本,SUKIYA以價格競爭力聞名,一碗中碗牛丼不到新台幣80元就能入手。
為確保利潤,該公司以24小時營業擴大營收,並大量雇用兼職人員壓低營運成本;比較正職社員與時薪人員的占比,吉野家約為1比4,SUKIYA則是1比7。
單店一人就可營業
新菜色耗時壓垮低廉人力
不只如此,後者還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門市策略:一人營運(ワンオペ,one operation),以每名員工一小時創造5千日圓營業額為基準,未達標的店鋪在深夜時段採一人營運:即點菜、備餐、洗碗、收銀、打掃等店內所有工作,僅由一名店員負責,徹底壓低人事成本。目前,全日本約2000家店鋪中,共940家採用此策略。
當然,一人營運背後帶有流程簡化、中央廚房等配套措施,對店員更要求「一秒走兩步以上」的效率,讓牛丼15分鐘就能上桌。
這讓該公司得以提升展店速度,拉開與對手的距離,10年來從不到500家店成長3倍。2010年,更讓善商超越麥當勞,成為日本最大外食集團。
只是,壽喜燒定食的出現,卻讓一人營運出現破綻。類似火鍋的壽喜燒定食,準備流程複雜,除了要在各店烹煮,青菜和豆腐也必須由店員自行切成小份分裝,整體備餐所需時間長達一小時,還不包含洗碗。
店員的負擔達到了極限,群起離職導致人手不足。
自3月起,2千家店中竟有近4百家店(約20%)暫時停業、或縮短營業時間。
對此,日本政府要求該公司成立第三方委員會調查,根據7月31日發表的報告,揭發更多事實:該公司社員每月平均加班109小時,遠超出政府的過勞死警戒值80小時;其中,一半員工有24小時連續工作的經驗,部分員工每月工時達500小時,或因一人營運,長達10小時無法上廁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