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是否曾聽過「倭寇」一詞呢?倭寇是在十三世紀到十六世紀間,侵擾位於東海到南海一帶的朝鮮與中國沿岸地區的海盜集團總稱。一般大致區分成前期倭寇(十四世紀時期為主)與後期倭寇(十六世紀時期為主),前期始於一三五○年寇掠朝鮮半島慶尚道的倭寇。「海盜」的主力是居住在日本九州及其周邊島嶼的居民――「倭人」。這些居住在邊陲地區,遠離政治中心的人們,就是村井章介所說的「邊緣人」(「marginal man」,遊走在各地區,國家間的人)。邊緣人的寇掠方式相當地激烈,使得位處朝鮮半島的高麗及其後繼政權的李氏朝鮮,與接替元朝統治中國的明帝國,頻繁地向日本的足利政權要求鎮壓。一三八六年,明帝國因日本對倭寇問題置之不理,因而中斷與日本之間的國交往來。
結果朝鮮巧妙的懷柔政策奏效,十五世紀初倭寇問題暫時幾乎解除。明帝國也在同一個時期正式承認與足利政權的國家貿易關係。不過到了十六世紀,中國沿岸地區再度出現海盜的寇掠行為,也就是所謂的後期倭寇。詳細的情況之後會再說明,簡單來說,就是明帝國在剛成立不久後就施行「海禁」政策,禁止領內的民間商人出海貿易。也就是禁止華商與外國商人進行私人貿易,同時也禁止華商前往海外進行貿易。這項緊縮的貿易統制政策,使得遭受經濟損失的中國沿海居民和與之勾結的東海沿岸各地區的人們,成了後期倭寇的主力。這些人背著明帝國官員的耳目從事走私貿易,也經常在各沿岸地區及海上從事海盜行為。
中國史與東亞史的研究者一直以來都認為,這個時期明帝國同時深受後期倭寇,與來自北方蒙古遊牧民族的軍事入侵所苦(「北虜南倭」),導致一五五○年代的明政權面臨相當嚴重的危機。這是東亞史研究者幾乎一致的見解,因此應該不會有錯。然而對於綜觀印度洋海域的政治權力與國際貿易關係的研究者來說,有點無法認同這樣的說法。因為這是根據陸上政權理所當然應該同時支配周邊海域這個未明言的前提,所衍生出來的看法。
印度洋海域的葡萄牙人明顯就是「海盜」。葡萄牙人於十六世紀在印度洋西海域沿岸猖狂跋扈時,薩法維帝國與蒙兀兒帝國也正在崛起。當時這兩個帝國大概也「苦於」葡萄牙人的海盜行為吧?不過關於這個地區的歷史研究者並未抱持這樣的看法。的確,如果是古里或荷姆茲這些發展成以貿易為主的沿岸港市,葡萄牙人的海盜行為,想必會對身為該地區小型政權的經濟層面帶來嚴重打擊。不只這些小型政權,在薩法維帝國、蒙兀兒帝國領內擁有據點的商人,應該也有不少人在經濟上遭受影響。但是重要的「陸上帝國」本身,卻沒有因為葡萄牙人和之後荷蘭人、英國人的海盜行為,陷入政治經濟與社會狀況的嚴重危機。此外,如同下一章將會介紹的,在這兩個帝國內設置據點的印度裔、伊朗裔以及亞美尼亞裔人,在這個時代反而比之前展開更頻繁的海外活動,前往新天地的他們,無論在政治、經濟方面都積極活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