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企業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或官網,要的是流量,衝的也是流量。但現在,企業不只要流量,更要社群與商機。
一開始,社群網路或即時通訊軟體,只是大家拿來分享資訊,進行人際互動的管道。但現在,它們已成為企業行銷商品、打響品牌、甚至是發掘市場趨勢的最佳平台。
當社群網路從溝通媒體變身成另一個兵家必爭的戰場,企業應該如何思考與訂定策略,才能讓它創造最高效益?當消費者的聲音可以透過社群媒體無限延伸及放大時,企業又該如何管理與回應?
誕生至今不過10年的社群網路,還在不斷成長,它對企業及個人的意義,也在不停變化當中。企業與個人該怎麼接近它、使用它,並為自己創造最高價值,都是非常值得探究的議題。
Facebook大中華區旅遊及金融行業總經理余怡慧
分享的力量,讓企業無所遁形
Facebook在社群媒體用戶身上發現了兩個趨勢:一是社群媒體已經變成大眾媒體,Facebook在台灣每月活躍用戶高達1,500萬人。且除了深夜時段外,台灣人使用Facebook的時間已經超越電視和報章雜誌等所有媒體。
其二,Facebook動態消息已成為個人化報紙,台灣使用者有40%的時間花在瀏覽動態消息、讀取新聞或故事。
社群媒體除了取代大眾媒體外,也逐漸成為品牌觸及消費者的最佳平台。她指出,在網路媒體出現之前,商業是個人化的行為,顧客會直接在商家消費,或是業務逐戶拜訪販售產品。網路出現後,企業銷售範圍擴張,銷售也開始不再個人化。而社群媒體則又進一步打造了全球性的平台,提供廣告主以前所未見的規模傳遞訊息。
奧美互動行銷董事總經理張志浩
別讓官網變成官方蚊子館
數位媒體現在已是企業或品牌與大眾(特別是年輕人)溝通的重要管道,其中,又以近幾年蓬勃發展的社群媒體為最。
他指出,企業在網路上必須同時運用3種媒體角色,才能讓品牌及商品形象深植消費者心中。這3種媒體角色分別為:
1.Own media(自有媒體):指企業官網、活動網站及Facebook粉絲專頁等。
2.Paid media(付費媒體):簡單來講,就是為了導入流量而到付費媒體上購買關鍵字廣告,或到部落格的論壇進行討論等。
3.Earn media(口碑媒體):指透過官網、社群網路對企業訊息的轉發、討論,從而讓消費者對該品牌產生口碑。
新聞e論壇行政統籌彭筱婷
遇見「自媒體」的價值與未來
今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在服貿議題之外,另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就是「自媒體」潮的湧現,它讓人驚覺:網路社群,已經讓每個人都可跨過傳統媒體,自行發聲,發揮強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