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蒙古有三大名王,喀爾喀(外蒙古)的那彦圖、喀喇沁(內蒙古)的貢桑諾爾布,及土爾扈特(新疆)的帕勒塔。
帕勒塔王可能是蒙古第一位出國留學的王,也是這三大名王中唯一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帕勒塔王在清末民初這一段混亂的時代裏,他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一生可謂多采多姿,但是晚年的他則因種種因素,使他壯志難酬。
有關他的生平事蹟,足以令人興起嚮慕瞻依之情。然而大多數記述其生平之文章,錯誤之處甚多,本文之目的,即藉更正這些錯誤表達對他的崇敬之意。
許多西方學者錯用,故有必要爲帕勒塔王正名
西方史料中,最早提到帕勒塔王的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芬蘭籍蒙古學者蘭司鐵(Gustaf John Ramstedt),他可以説是現代蒙古語文及阿爾泰語系比較研究的開創者,在他所著的《Seitsemän retkeä itään》(芬蘭文,1977年 John R. Krueger教授翻譯成英文 Seven Jouneys Eastward) 之中,他將帕勒塔王(Prince Palta)的名字寫成 " Balta " ,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也誤導了許多西方學者錯用此名字。故有必要爲帕勒塔王正名。
據羅杰瑞(Jerry Norman)教授的《A Concise Manchu-English Lexicon》(1978年)所解,"Balta" 意爲:白鼻樑的狗,有白胸毛的動物或是白脚豬。另據烈辛(Ferdinand D.Lessing)教授的《Mongolian-English Dictionary》所解,"Balta"意爲:大槌子或斧頭。對於一位如此有名的王而言,是不可能用如此通俗的名字。
克魯格教授在1984年10月15日給筆者的一封信裏,他提到Mme Nirgidma(帕勒塔王之長女)曾明白地告知,她父親的名字不是"Balta",是滿州字的"Palta",意爲鑽石。另據羅杰瑞教授的字典,"Palta",亦爲鑽石之解。
美國哈佛大學柯立夫(Francis W. Cleaves 1911-1995)教授,於1939年在Yanching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發表一篇文章〈Dix-huit chants et poèmes mongols〉,其中提到帕勒塔王於1920年死於北京。
這個説法是錯誤的。由於柯立夫教授是國際知名的蒙古學大師之一,其文章向來有很大的影響力,且常爲其他著名的學者引用其文章之内容,故有必要對此事提出解釋以明真相。
赴日就醫,病逝於日本
根據帕勒塔王的孫女Dewa Nimbo告知,其祖父於1919年赴日就醫;據李師毓澍所編輯的中俄關係史料外蒙古篇,於帕勒塔王赴日就醫一節中保存11份函電資料,可以明白知道帕勒塔王赴日就醫之情況。1919年9月11日我駐日使館公函,曾對帕勒塔王病狀有清楚的描述,可知其纏綿病榻,病入膏肓,已回天乏術。
另據帕勒塔王長子敏珠策旺多爾濟(敏王)的回憶錄(未刊行,由其女Dewa Nimbo告知)所載,當敏王17歲之時(1920年),帕勒塔王病逝於日本,敏王赴日迎接其父之靈櫬回家鄉安葬。綜上所述,可以斷言1920年帕勒塔王病逝於日本。
*作者為文化部參事。1920年代,祖父海穆從阿爾泰山的科布多移居新疆。1949年,作者父親翻過帕米爾高原,再從印度轉來台灣,定居在溫州街的新疆大院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