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為什麼日本會在8月15日投降,兼談中共對原爆的立場

2021-08-15 07:10

? 人氣

展示於華府杜勒斯國際機場旁國家航太博物館二館的這架B-29,被命名為Enola Gay,就是在廣島投下原子彈的原機。(作者提供)

展示於華府杜勒斯國際機場旁國家航太博物館二館的這架B-29,被命名為Enola Gay,就是在廣島投下原子彈的原機。(作者提供)

今年8月15日,是大日本帝國太平洋戰爭戰敗投降76周年的日子。一般人對於日本為什麼會投降,常常以「屈原」還有「蘇武」兩個中國古人的名字來討論到底原因何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所謂「屈原」是指「屈服於原子彈」,蘇武則是指「蘇聯動武」。當然中國人還會以「蔣幹」,即「蔣介石幹得好」還有「共工」,即「共產黨的敵後工作」等另外兩個中國古人的名字來爭論日本投降的原因。

當然,中國戰場牽制100萬日軍,對於日本的戰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過無論是國軍還是共軍,都沒有對日本本土實施反攻的能力,所以決定日本投降的最大因素似乎也只有「屈原」與「蘇武」。

絕大多數日軍的戰力都為美軍所消滅

可實際上,日本早在蘇聯出兵滿洲國以前,甚至於美國B-29轟炸機向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以前就已經走向戰敗。一場雷伊泰灣海戰加沖繩海戰下來,令日本引以為傲的帝國海軍聯合艦隊早已全軍覆沒。

所以用「屈原」或者「蘇武」來形容日本戰敗投降的原因,同樣與歷史真相差距甚遠。事實上就「打敗日本」這點來論,靠著《日蘇中立條約》與日本維持中立關係直到1945年8月9日的蘇聯幾乎是毫無貢獻可言。絕大多數日軍的有生戰力都已經在太平洋戰場上為美軍所消滅。哪怕是大英國協還有中華民國的部隊,在西南太平洋以及印緬戰場上給日軍帶來的兵力折損實際上也高於蘇聯。

有沒有原子彈的投下,或者有沒有蘇聯的出兵,實際上都不會影響日本帝國戰敗滅亡的最終結局。大陸學者張願在他的作品《難以實現的同盟(蘇聯因素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美國遠東政策1931-1945)》中,引用了大量美國的原始檔案,指出投放原子彈與蘇聯出兵東北的目的並非是為了促使日本投降,而是要為即將到來的東亞冷戰拉開序幕。

此一研究,不只涉及到日本為什麼是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的原因,還涉及到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建政以來,對廣島還有長崎原爆的立場經歷過好幾次的修正。

幾乎是以1989年為分水嶺,中共政權在此以前完全採取同情日本的立場,譴責「美帝暴行」,批評原子彈是「紙老虎」。在此之後,則轉而抨擊日本遭轟炸是咎由自取,甚至還做出了「原子彈下無冤魂」的評論。

為什麼日本選在8月15日投降

過去國立編譯館的教科書,都告訴了我們美國總統羅斯福(FDR)為了減少美軍將士的傷亡,在1945年2月的雅爾達會議上,成功促成史達林(Joseph Stalin)同意於德國投降後的3個月內對日本宣戰。美國願意以犧牲中華民國的利益為代價,讓蘇聯恢復日俄戰爭以前所有在東北的特權,包括控制中東鐵路、旅順與大連兩個港口,乃至於外蒙古的獨立來加速日本帝國的敗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