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中國學社主任曾銳生(Steve Tsang)指出,中歐關係惡化,中國又對立陶宛採取脅迫手段,很可能會損及中國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形象和地位,而且中國不太可能因此實現目標,扭轉立陶宛對台灣的政策,「最大的問題是,歐盟在這方面是否與立陶宛站在一起?由於一些歐盟成員國對中國特別好,歐盟要形成支持立陶宛的強大統一戰線並不容易。」
小國的戰略轉身
中國官方媒體嚴厲抨擊立陶宛,稱這個國家是「小丑」,並發表多篇報導過分強調雙方貿易關係,同時威脅說可能會終止貿易往來。中國鷹派小報《環球時報》22日更發表了一篇煽動性的社論,呼籲政府制定與立陶宛斷交的計劃。
英國諾丁漢大學任教的德裔學者佛達(Andreas Fulda)表示,中國官媒發出此類攻擊乃在意料之中,「在缺乏真正影響力的情況下,中國黨國將繼續通過宣傳詆毀立陶宛政府。」還有其他因素需要考慮,包含立陶宛也加深與美國的關係,美國已承諾與立陶宛「雙邊協調行動」,幫助該國應對因發展與台灣關係而受到的中國壓力。
英國諮詢公司精品歐(Jingpinou)執行長史密斯(Kitty Smyth)表示,這種戰略轉向差不多與在俄羅斯和美國之間做選擇一樣,「立陶宛的政治領導人似乎賭定,在美國的保護下他們會過得更好。他們會這麼想挺有趣的,而且或許也能說明問題,他們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前,很可能通過歐盟渠道先與波蘭和德國進行了討論。」
立陶宛外交部不打算就中國停止貿易或背後的可疑原因發表評論,僅透過一份聲明中表示,立陶宛「決心像歐盟和世界其他地區的許多其他國家一樣,尋求與台灣的互利關係。我們希望立陶宛和中國關係最近出現的問題能夠在相互尊重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通過外交手段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