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長者的遊走對許多失智症家庭是十分困擾的事,一方面擔心長者一旦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另一方面,就因擔心長者會出門遊走,所以家人都需要隨時有人陪伴在旁,自己生活受到影響。我們換個角度去思考,這正代表長者下肢功能正常,還能自己走,等到退化後,要想要他們走一步路,都是不可能。屆時,我們的照護會更辛苦,那時需要的是移位、推輪椅、換尿布與翻身等工作。
發生在失智症長者身上有關遊走的狀況不一,來看看不同的案例。
鈴茵在家屬支持團體活動中問到,為什麼已經失智的老爸,半夜不睡覺,會到隔壁鄰居家院子裡。鄰居原以為是小偷,後來認出是四十年老鄰居,但不解,為什麼半夜到他們家院子去。我們也很尷尬,問老爸,為何半夜到鄰居院子去?老爸竟然說,「快過年了,要曬魚,晚上怕貓會來偷吃!」
老爸的話,讓鈴茵哭笑不得,的確,小時候爸爸會親自做鹹魚、臘肉及灌香腸,但也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再做這類食物,現在過年時,都是買現成的來吃。
這一案例,我們先看正面的部分,這位父親還記得過年與該準備的食物間的連結,表示他對這部分的記憶尚存,這正是子女過農曆新年前,可與父親一同進行的非藥物療法活動,一方面讓父親教子女如何做這些食物,建立他的自信心與尊嚴,另一方面,可讓家中晚輩學習這些食物的做法,將文化持續傳承下去。
因失智症長者認知功能退化,所產生的核心症狀,影響包括他的記憶力、決策力、判斷力、辨識力、空間感、現實導向等,才會出現子女無法理解的狀況。我們千萬不要去指責,取而代之的是融入到他的劇本當中,將計就計,開始做年節的食物,當他白天忙的累了,晚上比較好睡,並要告訴他,曬的食材很安全,貓沒法偷吃。
BPSD,生活照護十分重要
如果失智症長者白天沒安排活動,通常他們會打瞌睡,白天睡飽了,晚上自然出現睡不著的現象,進而發生幻覺、遊走、睡眠障礙等精神行為症狀( BPSD ) 。生活照護十分重要,主要內涵是規劃適合的活動,所謂「適合」是要為長者量身裁製,根據他們的生命史、興趣等來規劃,長者能說出:「快過年了,要曬魚,晚上怕貓會來偷吃」,這就是他生命史的內容,我們更應重視。
照護並沒標準的內容,非常個人化,且今天可成功運用的照護方式,隔幾天,說不定失效,最好多準備幾套適合長者的劇本,隨機應變,但耐心、愛心、心平氣和是不變的原則。我們要隨時記得:「他們是生病了,才會這樣,不是故意,他們是我們的家人。」
過去媒體曾報導有關失智症長者遊走的案例,這些狀況如何發生都令家屬百思不解。首先,宜蘭縣曾有位七十歲的失智症婦人,還會自行開車。因認知功能缺損,開車離家,一路從宜蘭的羅東鎮開了近百公里到新北市淡水區淡金路。老婦路邊停車時,倒車擦撞停在路邊的車輛,最後撞到安全島才停下。警方獲報趕往現場,婦一問三不知僅說「出來『七逃』」,累了想停車回家休息,住哪裡、去哪裡等問題都「莫宰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