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跨國論文登國際期刊 揭驚人研究成果「隔板反而增加染疫風險」

2021-08-28 11:42

? 人氣

本土疫情趨緩,餐廳在設置隔板等防疫措施的情況下開放內用,但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導的國際團隊最新論文指出,隔板可能妨礙氣流流通,增加氣膠傳播的風險。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本土疫情趨緩,餐廳在設置隔板等防疫措施的情況下開放內用,但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導的國際團隊最新論文指出,隔板可能妨礙氣流流通,增加氣膠傳播的風險。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Delta變種病毒肆虐全球,如何正確防堵成為防疫關鍵。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主導的國際合作團隊,日前於國際期刊《科學》發表論文。該論文指出,氣膠傳播是新冠肺炎超級傳播感染事件的主要感染途徑,而非過去認知的飛沫或接觸傳播。而用來阻絕飛沫的隔板,可能妨礙氣流流通,增加氣膠傳播的風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氣膠科學研究中心27日公布研究成果,王家蓁指出,比起飛沫,氣膠不僅在空氣中懸浮得更久,也能夠傳播超過1至2公尺的社交距離。一旦被吸入人體,小顆粒的病毒氣膠便能直接越過鼻咽及上呼吸道,到達位於肺部更深處的細微支氣管、肺泡處,因此無法被現行的鼻咽採樣篩檢偵測。

王家蓁:現行防疫措施僅針對飛沫、接觸傳播

王家蓁提及,一般大眾認為,氣膠傳播只會發生在長途運輸,但實際上短距離傳播因離感染者近,病毒氣膠濃度反而更高,也更具威力。然而,現在全球所採用的防疫措施,卻是針對飛沫、接觸傳播而設計,無法有效阻止氣膠傳播,是防疫一大破口,成為疫情至今居高不下的原因。

王家蓁表示,氣膠比飛沫更受氣流影響,包含周邊環境氣流風向、室內通風系統、建築物中央空調通風系統。近期有一篇國外研究指出,公共場合用來隔開作位的隔板,可能妨礙氣流流通,增加氣膠傳播的風險。此外,許多研究也發現氣膠的病毒含量比飛沫來得高,因此防範氣膠傳播應成為優先考量。

該論文也針對防範氣膠傳播提出幾項措施,除了避免群聚、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口罩的密合度、改善室內通風、避免室內髒空氣重複循環等,皆是阻絕氣膠的關鍵。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