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爾機場爆炸事件死了好多人,連塔利班都宣稱他們死的人比美國還多。這讓我們不禁要問:同為基本教義派組織,而且都是遜尼派,為什麼ISIS-K要採取這樣的行動,使得阿富汗人所害怕的塔利班反倒像是好人了呢?我們要怎樣解釋它?
我認為,這是一種歷史發展的規律:
『凡是以激進路線取得權力之後的革命者,必定會改走較為溫和的中間路線。這樣就使得他們自己成為新的激進者的攻擊目標。』
ISIS-K指責和美國談判並簽署撤軍協議的塔利班是「背叛」,這其實是過去一再發生的戲碼。
印度半島獨立卻引發印度、巴基斯坦分離悲劇
我們回顧過去的歷史:聖雄甘地領導抵抗運動,使印度這個人口第二大國在二戰後脫離英國的殖民而獨立。在最後造成100萬人死亡和1000萬人流離失所的印巴分裂暴亂中,他極力的呼籲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團結合作,並設法彌合歧見而維持國家的統一,但是他的努力不為民眾所諒解,最後他在1948年被印度教極端份子槍擊身亡。
1970年埃及強人納塞(Gamal Abdel Nasser)去世,沙達特(Anwar Sadat)繼仼總統,1973年和敍利亞聯合發動十月戰爭,成功的擊潰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線並收復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正準備攻入以色列國境時,因為美國強力介入而被迫退回。
後來沙達特意識到阿拉伯國家無法擊敗以色列而必須與之和平相處,因此開始和談。1978年雙方在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的調解下,沙達特和當時以色列總理比金簽下大衛營協定,兩人並同獲當年諾貝爾和平獎。由於和以色列的和解被阿拉伯世界視為背叛,埃及失去了阿拉伯聯盟成員資格。在1981年慶祝戰爭勝利8周年的閱兵典禮上,沙達特被數名軍人投擲手榴彈和槍擊剌殺。
在1974和1992年兩次當選以色列總理的拉賓(Yitzhak Rabin),曾經率領精英部隊參與以色列獨立戰爭,在巴勒斯坦屠殺行動中擔任指揮官,以及指揮以色列國防軍在六日戰爭中擊敗埃及、敍利亞和約旦。
在1984年至1990年間擔任國防部長的拉賓曾經下令殘酷鎮壓巴勒斯坦示威者。1993年,拉賓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巴解)法塔赫首領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在挪威簽定奧斯陸協議,稍後並在白宮歷史性的握手言和,次年兩人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1994年,拉賓在一場和平遊行上被以色列右翼激進份子槍殺。同時,阿拉法特也得不到另一支巴解組織哈馬斯的支持。在後者持續的恐怖活動之下,遂令奧斯陸協議成為廢紙,以色列政局改由極右派的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主導,實行強硬路線多年至今。
(同理,當國民黨和中共開始談判的時候,這頂「賣台」的帽子就無法避免,之後的戲碼,歷史己經為我們預演了。)
蔡英文、習近平走在同樣的路上無路可退
這些歷史故事告訴我們,民粹是一把雙刃劍,就好像巫師所祭出的蠱,雖然能讓你得到權力,但當它反噬的時候,你將失去迴旋空間並付出鮮血作為代價。
在這個因新冠疫情而快速變動的世局板塊之中,的今天台灣的執政者或許感到一股「民氣可用」的力量,但我希望他們能夠認真的準備之後的經濟或軍事對決,而且最好永遠不要後退和示弱。我們要明白,蔡英文的對手習近平也是走在同樣的路上無路可退──這是博奕理論中典型的膽小鬼賽局。從這裡面,我們可以把前面所述的歷史規律再精簡為:
『歷史的轉折點和大多數人的命運總是由少數走在極端的份子所左右。』
台灣的選舉史上己經出現過兩次子彈。當芒果乾的邊際效益開時遞減時,為了權力,政客必須把社會驅策到更極端的境地。他們不應該忘記,這把民粹之劍同時也指著自己的背後。
*作者為科技業、歷史愛好者,關心明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