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佔領區內,也曾經出現一些港獨的標語,但它們並不是佔領者中的主流。不過支持佔領運動的香港大學生刊物《學苑》,則是連續幾期推出《香港民族,命運自決》的專題。而香港一些支持佔中的意見領袖如李怡、練乙錚等,都認為「港獨」不再是夢。
支持佔中的群體,在九月二十八日「霧與夜」的八十七枚催淚彈之後,曾經上升到高峰,估計在金鐘佔領區的佔領人數,數以萬計,在雨天或晴天,打開的雨傘,一片傘海,展現了群眾運動的氣勢。
同時,佔領派也立刻凝聚了香港社會運動和公民運動的力量。他們包括了環保人士、同性戀人士、反高鐵、反香港東北發展、爭取退休保障、為弱勢群體發聲。在「我要真普選」的旗幟下,凝聚了香港所有社運團體。
金鐘佔領區的街頭,洋溢著一片理想主義的情懷,也吸引了很多的年輕人。在各大佔領區,都可以看到各種社運團體的文化創作與留言,以讓人目眩的形式,表達他們推動社會公正的熱切渴望。爭取普選和政治制度的改變,不僅是他們的願景,而推動社會的蛻變,扭轉香港社會發展的模式,才是他們終極的訴求。
但從佔領的第一天開始,社運的理想主義就遇上了法治的現實挑戰。佔領了街頭,堵塞了道路,不但打爛了很多人的飯碗,讓的士司機的收入少了三成,讓住在山頂的居民到中環上班的時間,從平常的二十分鐘延到一兩個小時。
因而不少住在山頂的大律師,有些開始時還支持佔中,但最後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感同身受,挺身而出表示:佔領只是哲學原則,而不是法律原則。
阻塞道路也使全香港約兩萬多名的士司機和幾萬名職業司機,立刻成為反佔領的先鋒。他們走在反佔領的前線,幾度與佔領者爆發肢體衝突,最後甚至入稟高等法院申請禁制令,要求佔領者離開,也為最後佔領劃上了句號。
從學界參與的力量來看,佔中三子--陳健民、戴耀角、朱耀明,都不斷強調他們是要用「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而佔中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要佔中,以形成一種張力,逼使北京當局談判妥協。他們成為佔領運動的理論旗手,號召市民參與這項空前的行動。
陳健民是耶魯大學的政治社會學博士,長期推動公民社會,他曾參與中國大陸的公民社會活動,長期研究社會變革,對社會共識與分裂的問題都很關注。
戴耀廷是拔萃男書院畢業,香港大學法律系畢業,倫敦大學碩士,是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他曾任民主黨元老李柱銘的助理,與香港的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是港大法律系的同屆同學。
朱耀明曾是香港柴灣浸信會的主任牧師,也是六四時期黃雀行動的參與者,拯救民運學生。
佔中領袖的另一個人物,是天主教的前大主教陳日君。他是強烈反對共產黨的宗教領袖,也對佔中的理念深信不疑,影響了不少的信徒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