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部分所稱「廣納各界社會意見」過程,均係於一般民眾無從參與,甚至是無從知悉的情況下產生,其方案的最終形塑的決策過程,更是不透明;且台灣威權象徵的建築物,並非只有中正紀念堂,諸如前身為總督府的總統府,不也是更「無爭議、赤裸裸的殖民威權」象徵。
促轉會捨此不為,卻選擇最有衝突性的中正紀念堂,此種缺乏公共思辨參與的決策,在外界看來無疑是粗暴的、帶有明顯政治謀畫色彩的,實無助於達成集合共識、撫平傷痛的目的。
特別是在目前台灣各政黨對於「轉型正義」的理論內涵和手段仍缺乏共識下,若民進黨企圖倚仗其行政、立法優勢強行通過其所主張的轉型正義模式,勢必再掀起朝野以及社會的對立,所帶來的正是轉型正義所不樂見看到的再次傷害與撕裂。
當威權統治已逝,而被害者也經過平反,願意放下怨恨,一個分裂的社會或國家,才能經由和解走向團結。轉型正義具有憲政層次的重要價值,但在致力實踐的過程中,總會遭遇到質問:到底是究責優先還是和解至上。
粗暴的轉型正義,只是另一種不正義
我們需要謹守的是,轉型正義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和解,並以法律制度防止再犯;我們也必須戒慎恐懼,因為轉型正義不能脫離歷史脈絡,稍有不慎,就會陷入政治惡鬥的泥沼之中,淪為執政者快意恩仇的工具。
身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說過一句有助和解的暮鼓晨鐘:「歷史就是歷史,有時候留著,也可以提醒我們有過那段歷史」。筆者更想表達的是:「粗暴的轉型正義,只是另一種不正義」。
*作者曾任法官,現為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