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在2012年至2017年期間擔任外務大臣,正值日中兩國深陷緊張關係,他時常處理與鄰國之間的麻煩問題,包括中國與韓國事務。這些經歷也讓他深刻體會到處理外交事務的不易,也影響到他的對華態度,松田康博說。
自民黨內對華強硬「主流化」
分析指出,鴿派的岸田轉向並不純粹是競選策略;國際環境的變化令日本執政黨候選人普遍對華強硬。
鑒於美日兩國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同盟關係,日本的對華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美中兩國的激烈競爭,以及中國在處理南海、臺灣等事務上的日益強勢,令自民黨黨內正在形成對華強硬的共識。
自美國前總統川普2019年發起貿易戰以來,美中兩國就衝突不斷,去年7月,兩國互關總領事館,雙邊關係進入歷史低谷。拜登政府上臺後,對華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延續川普的做法,同時更傾向於聯合盟友對抗中國。
拜登總統上任後的一個重要決定,就是表明日本是美國在印太地區最重要的盟友。日本首相菅義偉是首位受到拜登政府邀請到訪白宮的外國領導人。
拜登和菅義偉在今年4月會晤後發表聯合聲明,罕見地表達對臺海局勢的共同擔憂,呼應了3月美日外交及國防部長「2+2會談」後,雙方在共同聲明中強調的「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這一舉動被視為美日重新審視對華關係的開端。
除此之外,在中國解放軍日益對臺彰顯軍力的情況下,日本也感受到來自臺海的威脅。
對日本來說,臺灣發生的小規模軍事衝突都可能引發大問題。資源匱乏的海島國家日本需要經海路進口大量能源和糧食,其中最大的進口物資石油超過半數經南海運送。如果兩岸發生軍事衝突,海上航線會受到影響。同時,臺灣位於太平洋「第一島鏈」上,距離日本沖繩僅數百里之遙,一旦臺灣遭受攻擊,沖繩很可能會捲入。
「如今對中國的戒心,對臺海議題的高度重視,已經成為目前黨內的主流」。林泉忠說。他認為,岸田如果當選「會比以往強硬,至少不會弱於菅義偉政府」。
另外,釣魚島(Senkaku Islands,日本稱尖閣諸島)問題始終是懸在中日關係頭上的一把劍。北京在今年年初推出《海警法》,賦予海警船在一定情況下使用武器的權利。這在日本輿論和政壇掀起軒然大波,首相菅義偉表示完全無法接受這一法律。 「這累積了日本對華態度反彈的能量,」林泉忠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原定去年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但因疫情而受阻,此後中日兩國關係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