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面環海環境,平時是南來北往的經濟命脈,戰時則是接敵最前線,如何有效取得制海權,攸關戰局走向甚鉅;共軍除持續強化大型水面艦及兩棲登陸作戰能量,可能也會採水雷施放方式,封鎖我艦隊行動,因此如何因應敵布雷戰術戰法並加以清除,亦成為海軍重要課題。海軍司令部臉書今(13)日即發文披露所屬獵雷艦操演情形,強化水雷偵測與處置能力,同時凸顯海軍輔戰艦戰力和專業兼具的一面。
海軍司令部指出,永嘉軍艦日前執行水雷反制操演,官兵依程序、步驟、要領,完成此次訓練,強化水雷偵獲及狀況應處能力。隨文發布的畫面,披露艦上人員作業情形,包括操演前的任務提示和安全規定下達、瞭望手執行目標方位觀測、水中處理器吊掛、下水,以及操演結束後的清潔等階段,展現水雷清除環環相扣,仰賴標準作業程序。
這邊提到的永嘉軍艦為海軍現役4艘永豐級獵雷艦的其中之一,此型艦購自德國,特色為船殼本身為木質,但外頭覆蓋強化碳纖維樹脂,艦橋部分則為鋁合金,讓全艦材質結構均符合獵雷艦必要的低磁性需求,避免獵雷艦在接近水雷時,不小心將其誘發引爆;永豐級被暱稱為「企鵝」的水中處理器,是一款遙控除雷載具,可區分為能以聲納偵測,將疑似水雷物體資料回傳的A1型,和能攜帶兩枚100公斤炸彈以將水雷爆破排除的B3型兩種。
水雷可癱瘓我軍港和艦隊戰力 投入掃雷資源有其必要性
共軍除在我周邊特定海域布雷,限制我艦隊行動,若將水雷布放在我軍港進出航道上,更將使我主力艦連港灣都出不了,而無法發揮戰力,更有可能成為敵巡弋飛彈等精準武器的箭靶,直接在原地被擊沉,再不然就是誤觸水雷,導致艦艇沉沒、阻塞航道,一樣達到癱瘓我軍港和艦隊戰力的目標,因此投入資源用於掃雷,藉以確保航道暢通,實務上有其必要性。過去海軍在操演時,演練艦隊緊急出港疏泊,也會由獵雷艦擔綱開路重任,就是避免遭敵預先施放的水雷伏擊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