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德國國防軍而言,這還不是損失最慘重、在軍事上最重要的戰役。然而,美國新澤新州立羅格斯大學(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歷史學家海爾貝克(Jochen Hellbeck)則表示,史達林格勒在心理上的意義極大,這一點對戰爭起了決定性作用,而且,其原因也在於,「這一戰役從一開始就被雙方宣稱為是決定性的」。將史達林格勒戰役德、俄老兵們的語言蒐集於網頁「正視史達林格勒」(facing Stalingrad)的海爾貝克指出,從老兵們的話中可以看到,紅軍是向全世界表明,「它打敗了世界上最訓練有素的軍隊」。
1960年被改名為伏爾加格勒的史達林格勒今天也滿是對這一戰役的記憶。史達林格勒博物館是俄羅斯參觀人數最多的博覽館之一。這次戰役的後果如何到今天也讓人能強烈感受到,可以從英國喜劇片《史達林之死》引發的爭議中窺見一斑。這位獨裁者要為數百萬蘇聯公民的死亡負責,但他也代表著對納粹德國的勝利。俄羅斯文化部長梅丁斯基(Wladimir Medinski)禁止該片在俄羅斯影院上演,理由是「很多人(……)會視它為對蘇聯歷史的侮辱和嘲弄」。
尚無作出「凡爾登姿態」
75年後的今天是否已存在和解?在小範圍是有的。70多萬人—士兵和平民—在戰役中喪生。在該市及其附近地區的建築工地上,依然一再會挖掘出屍骨和整座群葬坑。其中當然也有德軍官兵殘骸。受惠於德國戰爭墓地護理人民聯盟(Volksbund Deutscher Kriegsgräberfürsorge)和俄羅斯有關當局的合作,死者殘骸被移葬到了正式的軍人陵園,比如伏爾加格勒附近的羅索什卡(Rossoschka)。在那裡,埋葬著德國國防軍和蘇聯紅軍官兵的遺體,雖中間有一條路相隔,卻屬於同一座墓園。
1984年,德國聯邦總理柯爾和法國總統密特朗在凡爾登昔日的戰場上手牽手,離這樣的和解姿態,距離尚遠。歷史學家海爾貝克遺憾雙方都缺乏這方面的願望。在俄羅斯,保留態度依舊,在德國,也「沒有相關願望以及類似於對西方鄰國—法國、英國或美國人的那種感受」。海爾貝克指出,應該認可他人的那一份獨特的記憶,「不能視史達林格勒戰役為毫無意義的大規模殘殺,並將此作為德 - 俄記憶的標准看法」,因為,對俄方而言,該戰役決非毫無意義。海爾貝克表示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位德國政治家和一位俄羅斯總統越過史達林格勒墓地向對方伸出手去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