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男權社會下,女性被束縛,因此像戰爭這種事被認為是男人的戰場,過去的中國,還有女子上戰場不吉利,會給戰爭帶來災難的說法,但是在西方國家,有時候戰爭也需要女性的參與,尤其是俄羅斯,一直有女性參戰的傳統。
俄羅斯一直被我們戲稱為戰鬥民族,他們的性格彪悍,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稱號對於他們真的不是浪得虛名。在二戰中,蘇聯不但出動了大量的男兵,也有巾幗英雄女兵衝鋒陷陣戰死沙場,但是我們會發現她們總是穿著裙子,臥倒、匍匐前進甚至肉搏殺敵,雖說女人愛美是天性,但是戰場上生命有可能都稍縱即逝,愛美還能如此重要?
如果說俄羅斯是戰鬥民族,德國人便是二戰中的殺人機器,二戰中,德國人駕駛著虎式坦克、各種大炮和飛機等現代化武器的運用,使得男性的傷亡此例太大,兵員嚴重不足,讓蘇聯付出了慘重代價,在這個關鍵時刻,蘇聯女孩承擔起半邊天的職責,勇敢參軍入伍。
最開始,蘇聯女兵只是從事較為安全的醫療、後勤工作,如文藝兵、衛生兵,後來加入了非常危險的作戰任務,如狙擊手、機槍手、坦克兵和飛行員等,當時擊殺最多德國人就是一個蘇聯女少校,她的名字叫柳德米拉,她是蘇聯最優秀的狙擊手,死在她手中的德國士兵達到了 309 人,其中很多是德軍的狙擊手,在戰爭期間,蘇聯女兵共擊斃敵軍 1.2 萬餘名。
而之所以蘇聯女兵穿裙子,主要有兩點,
第一,傳統,外國也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尤其在戰爭時期,男人的地位比女人高得多,蘇聯女人平時是不允許穿男人衣服的,褲子那是男性的專屬,這也是一種無奈,作為淑女、女性必須穿裙子,所以她們只能穿裙子上戰場,在當時的歐洲如果有女子穿褲子在大街上走都會被人笑話的。雖然在西方社會,思想開放的早,女權運動也早已展開了,但是女性的社會地位卻改變的十分緩慢。
第二,蘇聯自古的女兵都是穿裙子的,從莫斯科大公國,到後來一戰的沙皇俄國,女兵部隊都是穿裙子,而且在蘇聯女子看來,穿裙子束縛更少,更能夠發揮戰場優勢,因此延續這一傳統。反而是在二戰後的建設時期,蘇聯因為男性工人的缺乏,因此讓很多女性走上工作崗位,這個時候為了工作的方便,才慢慢開始讓女性穿褲子勞動。可見傳統風俗強大的可怕,這些蘇聯女兵都上戰場了,也不能跨越禮俗半步,不過她們也付出了比失去生命還要痛苦的代價。那就是她們一旦被俘虜,便生不如死。
德國士兵對蘇聯男士兵也就是一殺了之,但是對女俘虜就變著法的折磨,德國有些變態士兵發明了一種叫「紅色救火隊員」變態方式:把蘇聯女兵俘虜衣服全部脫光,綁在柱子上固定,拿一個紅辣椒,用手揉爛,再塞入蘇聯女兵的下體。
二戰中,有一個德軍兵團抓捕了蘇聯女兵卓雅,對她施以令人髮指的折磨,包括輪姦和割乳等,最後折磨而死,蘇聯由守轉攻後,這個德國軍團共5萬人被蘇軍團團包圍,高舉白旗投降,最後史達林作出了批示:不准投降,全部殲滅。
這些穿裙子的女兵在戰場上卻表現異常的彪悍,倒不是她們有多麼能打,而是每次女兵衝鋒,德國士兵就都愣住了,蘇聯女兵也是一個人高馬大,因此每場戰鬥都給德軍重創,德軍聞風喪膽,現在想一想,她們穿著裙子戰鬥力都這麼強,真的很值得敬佩!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言人文化(原標題:歷史文化/二戰蘇聯女兵上了戰場卻無法跨越禮俗,只穿裙子也絲毫撼動不了巾幗剽悍)
責任編輯/ 潘渝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