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基本面一片看好聲中,美股連續兩個交易日的重挫,再次為全球帶來一次股災,雖然周二美股開盤已有回穩跡象,但市場還是提心吊膽的要問:這是美股泡沫破裂、「雞尾酒會狂歡」結束的開始嗎?還是長線上行中的小幅回檔修正?
上周五美股道瓊指數跌了666點,讓周一亞洲股市中,除了陸股小揚外,其餘股市皆墨。原本以為市場消化完消息後即可穩定,不料周一美股開盤竟又直直落,一口氣跌掉1175點,盤中下跌超過1500點,讓周二亞股再嘗苦頭,全盤皆墨,台股亦難倖免的跌掉542點。
讓美股驚嚇下跌的消息,不是什麼大利空,相反的應該算是大利多─上周美國勞動部公布的就業數據,漂亮得不得了;不但新增工作崗位高於預期、失業率已低到自然失業率,甚至薪資增幅也達到8.5年多來的最佳紀錄。而對美國今年經濟的預測也是可保持去年2.5%左右的漂亮成長率,川普大減稅又可望增加企業獲利。
不過,正是如此漂亮的數據、強勁的成長,讓市場揣測通膨壓力上升,FED(聯準會)升息的速度與強度可能加快,投資人馬上毫不猶疑的大砍股票,引發這次的股災。
過去幾年,美股經歷了FED的QE(量化寬鬆)退場、升息、縮表,猶能持續挺進上揚,為何今日如此不奈風霜?其實,原因只有一個:居高思危。經過幾年上漲,年初以來,道瓊已在26000點以上價位,代表科技類股的那斯達克指數帶7600點之上。如以估值看,道瓊本益比超過32倍,這個高本益比已超越2007年的金融海嘯前,只較千禧年網路泡沫前、及1929年造成大蕭條的股災前可比。
在此高點處,市場充滿既期待(再上漲)又怕受傷(泡沫破滅)的心情,持股信心相對脆弱;也因此經濟實體面的利多消息,可以引發股市重挫。
至於未來的發展,市場各有看法─樂觀派認為經濟實體面強健,稅改又讓企業獲利增加,美股仍有再上行的能力與空間;中間派認為美股應會小幅盤整修正後再出發;悲觀派當然認為這就是泡沫破滅、長線下修、熊市上場的序曲。沒有人手上有「水晶球」,後續走勢只能靜觀其變,但這2天的股災,確實再次提醒投資人該有的風險意識。
較特別的是2月才新上任的FED主席鮑威爾,將因這次股災而備受考驗,這也讓人想起31年前的1987年,葛林斯潘接掌FED才2個多月,那年10月第1周,股市下跌6%,第2周下跌12%,最後的「黑色星期一」下跌508點:雖然點數似乎不多,但以當時2千多點的價位,換成跌幅是一天就直接跌掉22.5%,是史上最高跌幅,甚至比大蕭條前的股災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