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過去西方人普遍採用「國姓爺」(Koxinga)這個稱呼——是一名商人、海盜、部隊統帥,生平致力反抗一六四四年滿人推翻明朝皇權後建立的清朝。一六六二年,鄭成功將荷蘭人逐出台灣,在福爾摩沙建立一個小王國——東寧國。他去世以後,王國從一六六二到一六八一年由他的兒子鄭經統治,然後又傳給他的孫子鄭克塽。一六八三年,大清出兵擊敗東寧王國。鄭成功被奉為傳奇人物,各方人士均將其視為偶像,認為他是對抗外族侵略者(包括滿洲人與荷蘭人)的民族英雄,並且解放了台灣,讓台灣擁有一個自治政府。
在福爾摩沙建立小王國的鄭成功
鄭成功的父親是漢人鄭芝龍,母親是日本人田川氏,他出生在日本港都平戶,當時他的父親在那裡做生意。這位中日混血的戰爭將領雇用外國傭兵為他效力,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例子是他的黑人兵團,兵團成員可能來自印度南部、東印度或非洲,具體身分為何,說法不一,也許原本是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奴隸,或曾經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外籍士兵。
在東寧王國的外國傭兵中,可能至少有一名士兵是法國人。我們之所以知道這件事,必須歸功於皮耶.朗博.德拉默特(Pierre Lambert de la Motte)主教,這位主教先後於一六六二年到一六六八年以及一六七二年到一六七六年派駐於暹羅(泰國)首都阿瑜陀耶,他是負責天主教會在東亞發展的主要人物之一。
一六七二年時,東寧國王是鄭經,當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默特主教從阿瑜陀耶寫報告到巴黎外方傳教會(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總部,闡明他有意派遣神父前往福爾摩沙宣教,特別是以這個島國為跳板,設法將觸角伸入當時不對基督教傳教士開放的中國和日本。
福爾摩沙島離日本不算太遠,距離中國的一個省分更近,那就是漳州。泉州地區說的語言與福爾摩沙相同,我們應該能找出後續進入那裡的辦法。這樣一來,這個已經在我管轄範圍內的島嶼就可以成為外方傳教會的集散地,並為基督宗教事務提供一條非常有利的門徑。
治理福爾摩沙島的君王擁有極大的陸海掌控權。不久前他才派遣使節團前來暹羅朝廷,試圖與暹羅國王結盟,並探尋與此地臣民做買賣的機會。負責載運大使的船隻裝滿珍貴的中國和日本商品,並奉命以此與暹羅王國盛產的物資交換,包括象牙、鉛、錫、硝等等。據說福爾摩沙的商人對那次生意高興極了,打算明年回來繼續交易。今年二月我們出訪交趾支那時,那裡的一位省長告訴過我們一些關於福爾摩沙的事,這次我們利用他們初次來到暹羅的機會,又設法打聽了一些消息,結果得到的資訊符合那位省長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