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口譯的誕生要「感謝」納粹戰犯?從紐倫堡大審的「副產品」談起

2021-10-11 10:00

? 人氣

1945年至1946年,紐倫堡大審(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45年至1946年,紐倫堡大審(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二戰納粹戰犯紐倫堡審判於76年前的10月1日結束,追憶反省、繼往開來之際,一個歷史里程碑鮮少被提及 —— 同步口譯的誕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在德國紐倫堡開庭,被告席上是22名前納粹高官。紐倫堡審判包括數十次對納粹德國軍政首腦的軍事審判,以及包括納粹德國內閣在內的六個組織,歷時一年(1945年11月21日 - 1946年10月1日)。

紐倫堡審判在法律和國際組織等領域開了諸多先例,其中一個經常被忽略的是同聲同步傳譯。歐洲國際軍事法庭使用英語,同步口譯為法、德、俄語。

應運而生

美國二戰博物館策展服務部副主任吉斯(Kimberly Guise)曾撰文回憶同步口譯在紐倫堡審判中扮演的關鍵作用。

二戰結束後,迫切需要創建一個快速、公平的司法程序來審判被捕納粹首腦和高級將領,法官和檢察官來自美國、英國、俄羅斯和法國,被告及其辯護律師來自德國,審判過程中需要同時使用英、俄、德、法四種語言。

Nazis at the Nuremberg Trials: Goering, Hess, von Ribbentrop, and Keitel in front row
Getty Images 有些在猶太人大屠殺行動中扮演關鍵角色或發揮重要作用的納粹分子戰後在紐倫堡法庭受審

如果四種語言交替傳譯,將需要花四倍的時間,具體做法是,比如一人說德語時,其他語言的譯員做筆記,然後依次翻譯,法語之後是俄語,然後是英語。

對納粹戰犯的訟案需要盡快結束,也需要盡可能公開、透明。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不同語言的口譯同步進行?技術是否到位?譯員是否能夠承擔這種前所未有的任務?

當時能夠做翻譯的人員有,但法庭、會議同步口譯人才嚴格說來沒有。紐倫堡審判改變了這一切。

瓦倫西亞歐洲大學翻譯和口譯教授懷德曼(Philip Wiedemann)接受BBC採訪時指出,紐倫堡審判是同步口譯發展史上一次重大試驗,因為此前沒有受過同步口譯專門訓練的口譯員。

技術先行

口譯從「一對一、耳對耳」到「一對無限多」,離不開專業人才,也離不開技術設備,包括創新的場地音響設施,因此不但催生了會議同步口譯職業,也推動了相關的音響技術革命。

紐倫堡審判首席譯員杜斯多特(Leon Dostert)出生在法國,精通英語和德語,審判結束後應聘到紐約參與組建聯合國傳譯團隊。

同步口譯技術可以追溯到1920 年代初期的兩人:美國商人費萊尼(Edward Filene)和英國工程師芬利(Gordon Finley),他們提出了同聲翻譯機的構思。

紐倫堡法庭
Getty Images 紐倫堡法庭

這個發明為IBM公司1927年開發第一個翻譯系統奠定了基礎。據IBM官網介紹,這套設備由「耳機和表盤音頻設置」組成,供用戶收聽「實時翻譯語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