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的學生刊物《緋紅報》7日獨家報導,原來設置在北京語言大學裡的「哈佛北京書院」將從2022年開始改為與台灣大學合作,並且改名「哈佛台北書院」。哈佛大學中國語文課程主任劉力嘉教授表示,中國方面提供的環境與條件不符所需,因此決定將哈佛強化中文的課程遷往台灣。
《緋紅報》 (The Harvard Crimson)7日率先揭露了哈佛與中國方面合作的中文學習計畫有變的消息。哈佛大學的暑期中文進修計畫—哈佛北京書院,原本是與北京語言大學合作,在每年6至8月讓哈佛的學生在北京進行每天五小時的語言課程,並且安排一系列的社會與文化交流活動,包括打麻將、學習中國音樂、還有遊歷長城。不過哈佛大學表示,由於近年中國的態度並不友好,因此哈佛北京書院決定改與台灣的台灣大學合作。
由於美國獨立紀念日恰好落在哈佛北京書院的進修時間,哈佛的學生總會在7月4日這天舉行簡單的聚會活動,大家聚在一起吃吃披薩,或者唱唱美國國歌。但是北京語言大學從2019年起卻表示,哈佛的師生不可在美國國慶日這天舉行任何與節日有關的聚會,「美國來的學生不能在這天唱歌、也不能慶祝」。
主持哈佛北京書院的劉力嘉(Jennifer Liu)教授表示,除了中方的態度不友善,北京語言大學提供的教室與宿舍,也無法容納參與這項進修的所有哈佛學生。尤其中方近年總是安排兩棟品質不一的宿舍,學生不是被迫分開居住,就是必須另外住在旅館。
《緋紅報》指出,哈佛北京書院將從明年起遷往台北,並以「哈佛台北書院」的新名稱與台灣大學合作。劉力嘉表示,雖然哈佛的國外進修中文計畫合作對象有變,但學生的權益與學習不受影響。哈佛校方則強調,哈佛的海外中文課程雖然從北京搬到台北,但是課程內容同樣嚴格,哈佛的同學更可以住在台大附近的現代化學生宿舍,並且探索充滿活力與多元的台灣文化。
劉力嘉對《緋紅報》表示,她猜想中方態度的轉變是美中關係惡化的結果。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前所長、目前在哈佛大學上海中心(Harvard Center Shanghai)擔任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的柯偉林(William C. Kirby)則表示,哈佛大學在中國的大多數合作計畫仍在繼續,哈佛北京書院搬家只不過是後勤方面的因素無法相互配合所致。在疫情期間,包括哈佛在上海中心的費正清中心、甘迺迪政府學院的亞洲學人計畫也持續舉行工作坊與研討會。
曾到北京大學交換的一名台大哲學博士對《風傳媒》表示,雖然他不是在北京語言大學就讀,但北大的宿舍確實是「全校都爛」。哈佛台北書院特別強調,未來學員在台大將住進附有衛浴的單人宿舍。這位台大博士則表示,以北大來說,確實碰過澡堂跟住宿大樓不同棟的情況,甚至還有澡間沒裝簾子,住宿品質確實不理想,但校方似乎沒打算改善學生的居住品質,反倒是食堂拚命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