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們很快的就被一堆義正詞嚴的譴責聲浪淹沒,但從頭到尾沒有人公開宣示說,台灣的水果「絕對沒有病蟲害」,也沒有人指出,對岸在宣布暫時禁止進口之前,是否已經對台灣提供相關訊息。我們所看到和聽到的,都是對岸的無理取鬧,例如陳吉仲所言的「違反貿易慣例」和「按例是用燻蒸法處理」等等。
總之,在其後的一星期內,台灣這邊都是政治人物和其他非專業人士在自說自話,對岸有吭氣嗎?還真的有,但少得可憐,而且都是針對農委會宣稱將向世貿組織(WTO)提告一事,包括人民日報所說的「惡人先告狀」,和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發文的「不懂和氣生財...隨他們便」。結局不問可知,民調顯示「激起島內3分之2民眾的反感和不滿」。
隨後,對岸的國台辦在記者會當中公佈了台灣水果病蟲害的照片,並指出台灣方面「多次通報遲未改善」。此舉當然還是引發台灣方面的駁斥,但不論是因為底氣不足還是罵不出新花樣,譴責聲浪明顯弱了很多,基本上可以視為陳吉仲的「獨角戲」,包括宣稱自己從來沒有收到病蟲害的照片,已在9月份回覆台灣的改善措施,繼續譴責對岸「破壞貿易慣例」,以及要求對岸與台灣展開技術性諮商等等。
到了10月初,陳吉仲表示,過了9月底還沒有獲得回覆,將直接向WTO提告,預定將在11月的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SPS)例會討論。這將是台灣農產品狀告WTO的首例,BBC中文新聞的分析指出,台灣可能是仿效澳洲,以申訴做為談判籌碼,向北京施加談判壓力,但成敗仍是個大問號。
想當然耳形同莫須有
頭腦清醒的台灣人當然不會只有我一個,前述的「追求真相」呼籲和「雙標」質疑就是證明,但最強烈的理性批判則來自於一家媒體的社論。雖然那篇社論的討論方向有別於本文,但確實點到了本文第一段所提示的關鍵事項:既要抗中紅利又要對岸讓利──但全世界哪有這等好康的事!(參閱風傳媒...風評:從鳳梨到釋迦蓮霧,陳吉仲用嘴巴超前部署)
我不否認對岸確實有可能是在政治報復,但提出這個觀點之前必須找出證據,不能想當然耳,否則就是蠻橫無理的扣上「莫須有」的罪名──雖然我知道許多台灣人都支持「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馬基維利思維,而莫須有之罪,例如抹黃、抹黑、抹紅等等,正是台灣政治鬥爭當中最廉價而且最有效的惡毒手法。
上述社論的證據來自於邏輯思考當中的「例證(exemplification)」,也就是拿類似的範例當參考──中共與菲律賓因黃岩島糾紛引爆南海主權爭議後,就以「介殻蟲」為由對菲律賓的香蕉、鳳梨下達禁令,因此中秋前夕對台灣水果的禁止輸入應該是依樣畫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