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今天(12日)警告,就算人類克服難關,把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高出攝氏1.5度以內,未來幾個世紀海平面還是會繼續上升,淹沒5億人居住的城市。
此外,根據研究人員在學術期刊「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的說法,如果氣溫升幅比上述標準再多個0.5度,就會再多2億都市居民時常泡在海水裡,且更容易受到毀滅性暴潮侵害。
亞洲在各種可能情境都是重災區,10個風險最高的巨型都市當中,有9個位於亞洲。孟加拉、越南逾半人口居住的土地,都低於長期高潮線,而且升幅2度就是如此;中國、印度、印尼境內的建築物密集區也將面臨重創。
目前大多數有關海平面上升及其對濱海城市威脅的預測,都是估算到本世紀末就結束,上升程度則介於50公分至1公尺之間,端視碳污染減少速度可以多快。
最新研究則顯示,冰層融化、海洋中散不去的熱,以及海水變暖後的動力,將助長海平面在2100年過後的數百年繼續上升,不管現在人類有多積極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美國研究機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首席科學家暨執行長史特勞斯(Ben Strauss)告訴法新社:「用人類活動已經釋入大氣裡的二氧化碳量來計算,當今全球約5%人口居住的土地,比預期高潮線會上升到的地方還要低。」
二氧化碳可留在大氣裡數百年之久,目前的二氧化碳濃度比1800年高50%,且地表均溫已上升1.1度。史特勞斯表示,這些情況就足以讓海平面最終上升近2公尺,不論是耗時兩個世紀或是10個世紀。
即使達成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的攝氏1.5度內氣溫升幅目標,海平面最終仍會上升近3公尺。而且根據研究,除非工程師找到方法快速去除大氣裡大量的二氧化碳,否則海平面註定會上升近3公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不過,下月在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登場的「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 26),仍將試圖守住升幅1.5度的目標。
史特勞斯表示,一個大幅減少污染後氣溫升幅1.5度的世界,跟上升攝氏3度或4度後的世界相比,還是天差地遠。
他說:「在格拉斯哥和這個十年內,我們有機會幫助未來百代子孫,或是背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