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遴選作業4月將登場,各開發商無不卯足全力,近1、2個月來平均每周都有一場外國開發商與本土業者簽署合作備忘錄的記者會,而國內開發商也不落人後,積極與國外業者合作。過年前不僅德商EnBW高調宣布將加入上緯團隊、共同開發海鼎風場,據了解遠東集團旗下的竹風電力也悄悄與CIP展開合作,力拼擠進3.5GW的併網行列。
離岸風電目前開發申設量達10.6GW,能源局考量併網建設及碼頭等基礎設施時程,加上為拉抬國內相關產業鏈,今年祭出遴選制度,要求業者除通過環評之外,財務及工程能力也要接受評比,業者還需承諾風場在地化生產、供應等,入選的開發商才有機會搶在2025年前併網。另外,經濟部也開放2GW供業者競標,以降低離岸風電躉購價對電價的衝擊。
外商記者會每周開、台商聯手外資合擊 經濟部估風電帶動破兆商機
經濟部預估,5.5GW的離岸風電設置目標在2025年將可帶動新台幣9625億的投資額,而遴選政策又能為台廠創造1218億產值。為了證明與台廠合作、把訂單留在台灣的意願,外國開發商自去年底遴選草案出爐以來無不加緊腳步與台廠簽定合作備忘錄,平均每周都有一場簽約記者會,合作廠商則囊括驗證、海床探測、水下基礎、人材培訓、電纜敷設、甚至融資等。
另一方面,台灣本土開發商也積極與外商合作,爭取資金及施工經驗。由中鋼轉投資的中能風場,即在去年就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和三菱商事子公司DGA合作,共同開發500MW的風場。中鋼風電處主委程慶鐘表示,目前為了遴選正積極與CIP分頭準備中,人材培訓及融資等都有尋覓在地合作對象,但只會和實際上有合作意願的對象簽合作備忘錄。
遠東集團旗下的竹風近期也傳出已和CIP合作開發,但竹風電力執行長吳宏能卻表示正密切準備遴選相關工作中,無法透露合作內容。
未與外商合作?台灣綠電:低調不代表沒實力
扣除中能及竹風後,如今尚未與任何國外開發商合作的台灣開發商,剩下台電、以及力麗集團與台汽電合作的台灣綠色電力。台灣綠色電力總經理李建勳表示,公司從通過環評至今一直相當低調,但「低調不代表沒實力、沒進度。」李建勳強調,本土公司擅於溝通、承諾,只是沒有特別打廣告,近期也已為遴選組成堅實團隊、和大學簽署人材培育MOU等,力拼在遴選時讓評審驚豔。
面對外商大舉來台,李建勳也說,離岸風電將是支撐台灣未來20年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台灣需要有本土廠商,否則若外商開發完後將風場賣給外國基金或保險,收益就無法回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