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歷中文化引發討論,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17日在臉書表示,「病歷中文化」若只是高舉病人權益大旗,為中文化而中文化,恐造成語言隔閡,甚至導致「醫病皆傷」的後果。
衛生福利部在衛生署時期,便從2009年起推動病歷中文化,民進黨立委尤美女並於日前召開記者會,要求衛服部盡速落實病歷中文化,提高醫療資訊的可讀性、可親性,進而讓病人能讀懂自己的病歷,提升患者權利、減少醫病糾紛。尤美女並提出《醫療法》和《醫師法》修正草案,期望「病歷中文化」目標能早日達成。
不過,病歷中文化也引起醫界反彈。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指出,病歷中文化並無助於醫病關係,且部分專有名詞沒有統一的中文官方譯名,恐影響醫師間的溝通。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到,除非配套措施做好,否則病歷中文化現階段仍不可行。
除了醫界反彈,衛福部也有官員持反對意見。國健署署長邱淑媞1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若持平看待病歷中文化,此政策恐造成「醫病皆傷」的結果。
邱淑媞指出,現況並沒有禁止醫師撰寫病例時使用中文,只是大家慣於使用英文。邱淑媞也同意,如果是以提供給病人為目的的病歷摘要或健檢報告等,除非難以翻譯,否則更應該使用中文,但病歷若「全面」中文化,現階段乃至未來幾年的可能性極低,因為工程浩大且難度極高,恐怕得不償失。
邱淑媞質疑,用中文書寫病歷,是否真的能讓病人理解?她表示,書寫語言並非重點,最重要的應是醫師與病人間的溝通,與其花費心力討論用哪種語言寫病歷,不如多花心思討論如何有效加強醫病之間的溝通。另外,邱淑媞也指出,有些不便讓家屬或病患知道的資訊,用中文赤裸裸地呈現,是否有侵犯病人隱私權的疑慮?
邱淑媞接著表示,一旦病歷中文化,但醫師之間無法從一開始就使用一致的中文專有名詞,恐造成醫病之間更多誤解,反成為病人安全的地雷;另外,邱淑媞認為,病歷中文化恐造成台灣醫療難以與國際接軌。她進一步指出,若要完全用中文寫病歷,等於從教育開始就得用以中文學習,而以母語寫病歷的國家如南韓、法國,雖然醫療水準並沒有比較低落,但與國際間的醫療交流的確受到影響。
邱淑媞最後指出,台灣在極其忙碌血汗提供服務之餘,還需應付日新月異的國際變化,與國際保持同步,已屬不易,但若高舉病人權益大旗,要求病歷全面中文化,卻說不出具體數據和事實說明使用中文的好處,不但政策窒礙難行,還造成語言隔閡等對立,對於改善民眾健康更是毫無助益,很明顯沒有優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