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民效應》促轉會提「追究加害者」修法!涉案公職恐遭懲戒撤職、面臨刑事責任

2021-10-22 17:17

? 人氣

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中)、委員王增勇(右)、陳雨凡(左)22日針對近日線民揭露與監控檔案等議題召開記者會。(顏麟宇攝)

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中)、委員王增勇(右)、陳雨凡(左)22日針對近日線民揭露與監控檔案等議題召開記者會。(顏麟宇攝)

近日前民進黨立委黃國書遭起底為1980年代校園監控「線民」,引發熱議。今(22)日促轉會召開記者會強調,請當事人來看監控檔案、研究監控檔案的用意並非「個案」,是希望透過調查理解加害體系、決策者與指揮鏈,進而提供後續轉型正義修法、政策規畫之參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促轉委員陳雨凡今也首度說明對「加害者」處置之修法考量、該如何究責「加害者」。可能作法包括行政責任上的公職人員懲戒、撤職、追回退休俸、刑事責任,若被定義為「加害者」的當事人主動呈報則可能免責。

另外,黃國書疑似因被監控當事人看過「監控檔案」而被辨識出身份、而過往前民進黨主席之施明德亦指出與質疑過往還有誰是線民。對此,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今回應,近2年來促轉會研究之監控檔案係可謂「新出土」的檔案──過去20至30年來台灣民間對白色恐怖研究相對完整、對軍事審判體系有一定了解;對監控體系的認識卻苦於情治機關不配合徵集而無法深入研究,直到近年總統蔡英文推動轉型正義、積極協調下,才從情治機關徵集「大量我們過去沒看過的監控檔案」。

立委黃國書。(柯承惠攝)
前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坦承過往曾任調查局線民。(資料照,柯承惠攝)

「我們對整個監控體制的研究理解還在非常初步的階段。」葉虹靈說。因此,促轉會於2019年起開始監控檔案研究,開放當事人閱覽檔案、邀請特殊個案當事人來看檔案、或進行學術研究時邀請當事人,主要目的在了解整個監控體制、而非起底單一線民個案,研究結果也將用於未來修法參考。

駁「只談線民」 促轉會:現階段是為抓出「上層黨國體制」

葉虹靈提醒,現階段研究檔案是為抓出「上層黨國體制」、線民只是體制的末端,真正問題在誰聘用他、怎麼招募、線民蒐集到的情資會交給誰、哪些人可以決定情資用途,一個線民被吸納的原因也很多、可能是威脅、利誘、本身「愛國」所致;檔案也算是一種「情治人員的筆記」、觀點可能經過加工處理、需再找當事人查證,這些狀況都有多樣性,無法簡化為非黑即白的答案。

「我們希望著重於了解,這體制如何把這麼多教職員生吸納進系統……很多人以為我們『只談線民』,但做這調查是為了執行轉型正義的任務,去了解領導者、決策者、指揮鏈、個別『加害者』釐清,之後在《促轉條例》修法也會有專章處理,去規範如何識別『加害者』、調查與義務、法令程序等。」葉虹靈說。

20211022-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22日針對近日線民揭露與監控檔案等議題召開記者會。(顏麟宇攝)
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22日針對近日線民揭露與監控檔案等議題召開記者會。(顏麟宇攝)

至於「加害者」修法,促轉委員陳雨凡說明,希望修法草案可在2022年5月份促轉會提出總結報告之前完成,讓下個階段的轉型正義工作有依據。就目前促轉會構想,對「加害者」處置修法將規畫以專章處理,包括識別加害者、揭露、後續處置與責任追究等,這部份是要討論「個別加害者」的責任;包括可能透過這些人做了怎樣的行為、是基於故意還是被迫來配合體系,由此判斷此人能否被定義為「加害者」,有了判斷「加害者」的基礎與準則,才能再往下談一個威權時期的協力者應負哪些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