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回落、多地拉閘限電導致製造業受挫、資產相當於中國GDP2%的恒大集團深陷財務泥潭、監管部門對一些行業出重拳引發收緊民營企業猜測......有關中國經濟的負面新聞頻頻登上頭條,中國經濟態勢與前景已到了令人擔憂的地步嗎?本台記者採訪了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來自台灣的劉宛鑫(Wan-Hsin Liu)博士。
德國之聲:中國近期多地出現關閘限電、柴油限購等現象。這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經濟?
劉宛鑫:能源問題的影響對經濟影響非常大,因為畢竟中國是一個製造強國、製造大國。如果限制能源,會影響到工廠整個的生產過程,長遠來看會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如果工廠的生產、營運、獲利受到影響,最後會影響到人民的生活,消費力也會受到影響。但能源問題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長期性的。通過限電或限購柴油只能在短時間內讓供給不足的問題稍微減緩,並不足以去解決能源與環保的長期性問題。因此必須有一個長期的策略。
德國之聲:那麼中國政府的長期策略是什麼呢?
劉宛鑫:中國政府在十四五中計劃提到今後發展更多綠能,但現在還沒有看到中國政府有一套完整的計劃。我覺得中國政府好像對一些問題的發生感到突如其來,雖然有些問題可以預見到,但中國政府似乎沒有預見到問題會在突然間變得這麼嚴重。能源對經濟的衝擊是長遠的,但我們看到,現在所謂的政策措施是短期性的。長期來看,中國必須做一個政策的調整。中國有很多能源專家、經濟專家,需要他們分析哪些產業需要使用更多能源,怎麼去處理它們的需求。現在看起來中國還沒有一個全面的政策,還沒有很多考慮到綠能。
德國之聲:如果在能源緊缺的情況下,政府是否會去決定哪些產業優先,保哪些企業,不保哪些企業?
劉宛鑫:目前來說中國不能去決定保哪些,不保哪些,因為產業間聯繫非常緊密。比如重工業對能源需求非常大,但不可能去限制其生產,因為重工業產生的鋼、水泥是其它產業生產的基礎。因此它不會這麼做,除非是到了一個非常非常緊急的情況。但這對整個經濟的衝擊非常大。因為產業與產業之間的連接非常緊密,放棄的產業會帶來反饋性衝擊,反而影響到要保的產業。中國"十四五"提到內循環、必須要考量產業之間的連結,維持整個經濟系統,不能分開來考量。
德國之聲:現在政府允許發電廠上漲電價,這樣的措施是否能解決目前的問題?
劉宛鑫:價格上漲後,雖然需求在那裡,但能夠去買能源的人就變得少一點。因此價格如果比較彈性地去反映市場需求,當然對平衡需求有一定的幫助。但問題是,供給不可能因為價格上漲一下子增加。價格上漲後,沒有辦法負擔高價格的廠商就會面臨如何承擔能源價格的問題,因此會影響這些廠商,讓其面臨能否繼續生產的問題。如果企業面臨關廠,他們的員工及其家庭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必須要看中國經濟政策想往哪個方向走,政府採取的政策還需要考慮到避免對經濟穩定、社會穩定產生太大影響。光是彈性價格沒有辦法全面解決這些問題。短時間內問題會變得小一點,但供給本身還是一個問題,最後還是一個經濟結構重整的過程。包括電廠是否有其它的能源來源,其發展是否會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在需求面上,要看是否能通過綠科技、綠創新從高能源需求的生產過程轉為低能源需求,這是一個市場結構、經濟結構全面重整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