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人類乳突病毒有接近200種類型,部分類型會透過性行為感染人類生殖器及周邊皮膚,目前已證實會導致包括女性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男性陰莖癌,兩性的肛門癌、頭頸癌及菜花等6癌1病,其中子宮頸癌高居女性主要癌症第8名,口腔口咽及下咽癌居第6名(不分男女)。
雖然HPV感染可以經由疫苗來預防,但由於大眾對於HPV的認識不足,尤其是對男性的致癌風險,疫苗接種率仍然很低。另外,國健署現階段從提供公費HPV疫苗施打的性別、疫苗價數到保護的型別,都無法滿足台灣臨床上與HPV相關的頭頸癌防治需要。
公費疫苗執行3年 性別、價數與保護型別應檢討
監察委員王幼鈴、田秋堇於2018年曾發出新聞稿,質疑「男性感染HPV病毒比例亦不低,免費疫苗接種排除男性的理由及依據為何?有無涉及差異待遇?」針對衛福部推動HPV疫苗免費接種政策提出疑慮並申請自動調查。
如今,國健署實施國一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政策已經3年,除了重新檢視上述HPV疫苗保護的價數、型別以及HPV衍伸致癌的醫學研究證據外,就國家整體性的公衛政策思考,男女健康權的平等,不分縣市民眾的健康權平等,並沒有被公平看待。
常見52、58型未涵蓋 現行疫苗防護力恐不足
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呼籲世界各國,應將子宮頸癌視為公共衛生目標「A world free of cervical cancer」;2020年又發表幫助全球消滅子宮頸癌的策略,預定2030年以前要消除HPV病毒的健康危害。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自2018年底起,為防治子宮頸癌,針對全國的國一(七年級)女生,實施全面接種HPV疫苗的政策;這也是回應WHO的一項重要政策。
然而,衛生福利部國健署現階段公費施打的HPV疫苗,主要能防護HPV16與18型2種病毒型,但根據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教授(2011年)發表的研究顯示,另有第58和第52型在台灣盛行率高達44.6%。林口長庚醫院賴瓊慧教授(2007年)研究指出,HPV第16、18、52、58等型盛行率高達90.9%。
(延伸閱讀:後疫情時代誰是領頭羊?從「一國多制」的疫苗政策盤點各縣市健康競爭力)
依此台灣本土HPV的醫學研究看來,目前國健署全國施打的公費疫苗,並未能完全涵蓋這些台灣常見的型別,疫苗防護力有20%到30%的落差。台大醫院副院長、耳鼻喉部教授婁培人醫師認為,依靠目前的公費疫苗,想要達成WHO在2030年將子宮頸癌發生率降至「6/100000」以下的目標恐怕是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