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馬習會」成如煙往事,共機繞台則成新常態

2021-11-17 07:00

? 人氣

2015年11月5日新加坡馬習會是兩岸領導人首次會見,也實現馬英九念茲在茲的夢想。(林瑞慶攝)
2015年11月5日新加坡「馬習會」是兩岸領導人首次會見,也是兩岸交流的高峰。(林瑞慶攝)



馬習會代表兩岸關係的美好時代,雖然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並無具體成果,但反映兩岸官方接觸升到最高點,當時兩岸確能協商處理雙邊重大問題。「九二共識」則是兩岸維繫政治關係的基礎,彼此在「一中各表」的諒解下,暫且擱置雙方對兩岸政治定位與主權的爭議。蔡英文五年多前就位時雖然聲稱將依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相關法律,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中方則認定基礎已經動搖,導致兩岸關係從量變持續惡化至質變。

對此感慨最深的是馬英九。他發文指出,當下兩岸局勢令他「感到無比憂慮」,認為關鍵在於民進黨執政後否定九二共識,也不願繼續馬習會建立的「兩岸跨海和平大橋」。他質問民進黨政府要用什麼方法「維持兩岸的和平穩定,避免一觸即發的危機」?他同時也呼籲中國大陸站在中華民族立場認真思考,無論如何都應以和平方式處理兩岸問題,並尊重台灣的民主體制。他認為習近平曾提及希望兩岸「心靈契合」,這是一個可努力的方向,也符合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遺憾的是,兩岸關係越來越壞,官方惡言相向甚於以往,中共開出「台獨頑固分子」名單,台灣綠營也醞釀開出「在地協力分子」名單,準備相互制裁。

民進黨所欲塑造的台灣民意,固然與中國大陸的主流民意南轅北轍,但台灣內部與其「契合」者卻不在少數。台灣民眾基於自主需求而興的主體意識越來越強,而中國大陸基於民族復興欲求而使統一意識越來越強烈,兩者截然矛盾,極端對立,碰撞難以避免,致使兩岸變得更加凶險。外部更有美國及其盟友為了遏制中國而煽風點火,助長台灣的抗中意識,同時增強中共統一台灣的緊迫感;為此而加大的威逼力道,益使美國等國更加賣力宣揚抗中保台呼聲,以致於兩岸之間的敵對螺旋持續攀升。

這個導向軍事衝突的上升螺旋已難扭轉。六年前支撐馬習會的九二共識已經塌落,不僅民進黨棄之如敝帚,台灣內部也失去共識性支持,而中國將其往共促中國統一的方向挪動,使得在兩岸的可操作性打為減弱。因此,無論習近平將其形容為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馬英九說它是通行兩岸和平大橋的「交通規則」,都已失去現實基礎,難再發揮關鍵性作用。兩岸的執政黨都是關係惡化的繫鈴人,只會把死結越繫越緊,美國則是美中、兩岸關係惡化的當事人,無法以協調人身分解除戰爭危機。唯一的解方握在台灣民眾手中,除非綠營的信眾認清兩岸之間固然有著無法即刻化解的恆遠性主權矛盾,但戰爭的引信可以經由政黨輪替而暫時拆除,仍有自求多福的努力空間。

下次總統大選之後,如果與馬習會同一層級的兩岸領導人會面能夠順利舉行,則兩岸之間將可取得重建良性互動關係的契機;如此一來,庶幾可以逢凶化吉,恢復官方交流,或許能讓兩位領導人都到對岸的院子裡「轉一轉」。但是,國際情勢已經丕變,兩岸關係也無法回到從前,中共對美鬥爭與對台施壓甚於以往,基於九二共識而自我詮釋的一中各表已經無法達標,除非美、台都不嚴重違逆其心意,否則解放軍的軍機不時還會飛過來轉一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中央通訊社董事長,前中選會委員。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原標題:馬英九若再上台,中共軍機還來不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