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童遭虐殺埋屍,竟死亡兩月後市府才「開案關懷」!監委直指社安網破洞:5成加害人是父母

2021-11-19 13:41

? 人氣

6月7日,彤彤終因受虐而死。由於彤彤在5月份被母親帶走以後就沒回家過,7月5日外婆向警方失蹤協尋,台中市家庭福利中心終於在8月10日開案關切,然而那時距離彤彤死亡已超過兩個月,孩子死了,社福系統在死前沒接住她、連她已經死了都不知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彤彤之死確實呈現嚴重社會安全網漏洞,包括單位與單位之間合作斷裂、資訊未整合、社政單位資訊不足又評估錯誤、未啟動司法介入調查、兒保醫療整合中心未發揮功能等,雖然政府修法設立很多機制,王美玉嘆:「我們的保護網像切香腸一樣,一段一段、卻沒有連起來,就漏接了……」

5成加害人是父母、孩子受虐無處求救 衛福部「6歲以下弱勢兒童方案」未落實

如今通報案件6歲以下兒童案量最低,但至2018年社會安網計畫啟動到2020年11月底,54件重大兒虐案件(62位受害人)裡頭,6歲以下的受害者就佔了73.5%。王美玉說,這就表示很多黑數沒有被通報,畢竟未滿6歲的孩子很難自行求救、沒去學校的話也很難被老師發現瘀青沒飯吃等異常狀況,就連衛福部也承認6歲以下兒童是最危險的族群,只能靠打預防針、報戶口等時機讓基層醫療與公衛護士通報。

2020年兒少保護通報案件中,有12,610符合「受虐」定義,是政府需介入保護的個案,受虐類型則以「身心虐待」(3173件)佔第一位,此外有性虐待(1970件)、精神虐待(412件)等。

傳統都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但就數據來看,重大兒虐致死案件的施虐者有5成都是孩子父母與養父母,施虐主因則以缺乏親職教育、婚姻失調為最大宗,20歲以下小爸媽施虐案件從2014年的9.4%升到2020年的21%,或許足反應親職教育問題。2020年有超過9000件兒虐案件被評估「非案主(孩子)因素」,但其中也有超過千名孩子因發展遲緩、身心障礙、過動而被虐待,身心障礙孩子的狀況也令人擔心。

如今衛福部之「6歲以下兒童關懷方案」,明定以下對象需由戶政、衛政、警政及社政單位主動關懷,包括:戶政機關逕為出生登記者、戶政機關逕遷戶籍至戶政事務所者、逾期未完成預防接種者、未納入全民健保逾一年者、國小新生未依規定入學者、矯正機關收容人子女、父或母為未滿20歲者──雖然如此明確定出7類需要被主動關懷的孩子,每年由戶政、衛政、警政系統篩檢通報的孩子只有1000人,20歲以下小爸媽「意願調查關懷表」填表率也才3成,這些前端關懷若是無法落實,修法也是白忙一場。

更災難的是,過往高風險家庭多由民間團體承接,但修法後「高風險家庭」更名為「脆弱家庭」、民間團體也必須隨之轉型,轉型期間竟就被迫大量結案、先結案在開案,這結下去就有許多家庭被漏接,僅4成轉型到「脆弱家庭」、6成就此結案,結案中又有2成再次被通報,顯示這些家庭沒達到結案標準就被斷掉關懷了。此外,民間社工也因轉型被大量解散解聘,如今「脆弱家庭」服務包山包海、從搖籃到墳墓全齡服務,社工也擔憂難以專精。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30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