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近日邀請6位東南亞作家來台「以文會友」,舉辦「赤道二三五・東南亞文學論壇」活動,分別就「戰後記憶」、「南島觀點」、「熱帶文學景觀」三大主題與台灣作家進行6場分別位於北、中、南的對談,期望讓台灣讀者對東南亞文學能有初步的接觸,將文化與區域交流匯聚在一起。
在昨(2)日台北場開幕式中,文化部次長丁曉菁表示,台灣的讀者可能很熟悉日本、美國和歐洲的文學作品,但對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台灣讀者鮮少有機會看見來自這些國家的出版品。
丁曉菁說,這次邀請東南亞作家們親自來到台灣,與台灣讀者及作家進行面對面交流,期望讓彼此對文字所呈現的文化、歷史與記憶,有更立體的想像與對話的可能,同時,台灣的作家與作品也能藉此機會走向東南亞。
其中,這6位東南亞作家分別為泰國作家帕達・雲(Prabda Yoon)、菲律賓詩人卡羅瑪・雅康吉・戴歐納(Carlomar Arcangel Daoana)、越南作家保寧(Bao Ninh)、緬甸作家尼朋樂(Nay Phone Latt)、馬來西亞女詩人諾拉茲瑪阿布巴卡(Norazimah Abu Bakar)和印尼女作家亞悠・塢塔米(Ayu Utami),近日將透過7場論壇與1場圓桌座談,與當代臺灣作家分享創作與對話,透過雙邊的文學、文化交流,豐厚認識彼此的機會與合作可能。
台北場於國立台灣大學連續舉辦兩天(2、3日),並由6位焦點作家與台灣作家甘耀明、房慧真、張亦絢、瓦歷斯諾幹、鍾文音、葉覓覓等人,就「戰後記憶」、「南島觀點」、「熱帶文學景觀」三大主題進行6場對談。
台南場4日將於台灣文學館舉辦,將邀請到以母語馬來語創作的馬來西亞詩人諾拉茲瑪阿布巴卡和臺語詩人李長青,一同聊聊母語詩歌創作的脈絡與發展;台中場的圓桌論壇6日於國立台灣美術館辦理,將以「共享的熱帶」為題,邀集東南亞作家與台灣文學出版界相關人士,針對台灣和東南亞文學寫作、出版現況,從各自身處國家的社會文化脈絡出發,一同分享彼此觀察到的經驗與現況,共同想像文學寫作和出版在未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