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面來看,劉麗惠分享,台灣大從企業核心職能出發,致力推動「用科技擁抱愛」。以疫情為例,台灣大憑藉和供應商有良好溝通管道,把一機難求的平板電腦貨源鞏固下來,並且緊急啟動「一人一平板、停課不停學」平板募集活動,除帶頭倡議捐出100台平板之外,也募得820萬元、出貨2,257台平板電腦,透過7家公益團體即時送給偏鄉學童。
另一經典案例則是「Coding Fun偏鄉玩程式」,顧名思義就是教小朋友如何寫程式、怎樣驅動自走車,同時由台灣大發動企業志工帶領偏鄉學生從遊戲中學習,並培養有興趣的老師成為教學種子,間接推動老師有更多教具與有能力在學校推廣程式教育,讓科技教育應用在偏鄉遍地開花。
和供應商凝聚共識
大企業喊減碳目標同時,都無法獨善其身,必須透過和供應商合作,發揮出加乘的力量。如何帶領供應商一起做好減碳?劉麗惠坦言,一開始,所有採購都很怕聽到要帶供應商做ESG,會擔心議價能力變弱。後來發現這樣的情況並不干擾,劉麗惠說,供應商對ESG的理解和響應遠超過同事們的期待,自我期許非常高。
台灣大對供應商提出各種自評規範,包括領標自評表格(重大標案ESG績效要達一定門檻)、誠信經營聲明(所有供應商要先簽署此聲明)、碳排放管理,此外,台灣大參與國際倡議,加入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賽爾的GeSI, Global enabling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也發展出和供應商凝聚共識的場域,自2017年起導入並邀請供應商加入GeSI開發之E-TASC供應鏈管理平台,其中不乏供應商自主性參與,劉麗惠大讚,供應商比我們想像的積極,目標管理都超標達成,所以,推動ESG就是一個凝聚「共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