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頭頸癌發生率全球之冠 健保政策落後新藥看得到用不到

2021-11-25 10:52

? 人氣

目前頭頸癌的治療有手術、化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圖/方詠騰)

目前頭頸癌的治療有手術、化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圖/方詠騰)

根據衛福部最新死因統計,癌症連續39年蟬連首位,其中頭頸癌更位居十大好發癌症的第六名,亦 且台灣頭頸癌的發生率遠高於全球平均發生率的3倍,國內每3小時就有1人死於頭頸癌,且男性的發 生率是女性的10倍,患者發病年齡更在50歲到60歲間,遠低於其他癌症,面對頭頸癌對國人健康嚴 重威脅,近10多年來都沒有出現有效的治療方式,直至近年免疫新藥出現,對頭頸晚期第一線治療 能明確提升患者存活期,如今,不僅美國腫瘤治療指引(NCCN),還有歐洲腫瘤學學會 (ESMO),都已將「免疫治療」列入頭頸癌晚期第一線的標準治療。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健保政策讓頭頸癌患者錯失延續生命機會

反觀台灣,面對此相較歐美各國更嚴重威脅國人生命、健康的頭頸癌,政府卻囿於健保財務問題和政策,讓國內的頭頸癌治療方式落後歐美許多。此健保政策不僅讓台灣醫界有關頭頸癌的臨床試驗無法與國際同步接軌,更讓國內頭頸癌患者錯失延續生命的機會。

頭頸癌依據原發部位不同,可分為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下咽癌和喉癌等,且90%以上的頭頸 癌屬於鱗狀上皮癌。陽明交大副校長、北榮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任楊慕華醫師指出,抽菸、喝 酒、吃檳榔是造成頭頸癌的主因,相較於歐美國家頭頸癌患者以口咽癌、下咽癌、喉癌為多,台灣 則以罹患口腔癌為大宗,正是因為國人吃檳榔的習慣。

楊慕華說,其實口腔癌比其他癌症更容易發現,因為罹患口腔癌,會發生口腔長期潰爛、不明出 血、或在牙齦、舌頭、上顎等位置看到明顯的腫瘤等病症,但因為國人就醫習慣和健康意識不足, 往往拖上了半年,延誤了治療時機,原本是可以治癒的口腔癌一期患者,硬是拖成了三期,不僅疾病不容易治療,且容易復發,甚至有較高的轉移風險。

免疫治療讓癌症治療有了新的可能性。(Shutterstock授權)
免疫治療讓癌症治療有了新的可能性。(Shutterstock授權)

台灣健保給付標準比歐美慢了一線

目前頭頸癌的治療有手術、化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我健保給付晚期頭頸癌第二線進行免疫治療,但楊慕華認為,相較歐美已將免疫治療列入頭頸癌晚期第一線標準治療,台灣的健保給付標準明顯比國外慢了一線。他認為,罹患頭頸癌的患者因受限於健保給付,必須到晚期第二線才能使用免疫治療,無疑是讓頭頸癌患者的總存活期縮短。

楊慕華指出,國際上將「免疫治療」列入頭頸癌晚期第一線治療的標準治療已有2年多,以他個人治療頭頸癌的臨床經驗,一般頭頸癌患者如果在晚期一線採用化療加標靶治療方式,約7至10個月就沒有效果了;但如果在復發轉移的晚期一線就使用化療加免疫治療,可以讓局部腫瘤獲得有效控制,甚至可以治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