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德國新政府對中國硬起來?首度在執政協議重批中國人權、力挺民主台灣

2021-11-25 16:10

? 人氣

2021年德國大選,社民黨(SPD)總理候選人蕭爾茨(Olaf Scholz)(AP)

2021年德國大選,社民黨(SPD)總理候選人蕭爾茨(Olaf Scholz)(AP)

德國社民黨總理候選人蕭爾茨24日宣布與合作政黨達成聯合執政協議。社民黨、綠黨與自民黨共組「紅綠燈聯盟」,透過該協議確立未來4年執政方針,其中十幾處提到中國,並首次納入中國侵犯新疆地區人權、侵蝕香港自治權利以及維持台灣現狀等句子。有專家指出,這是德國近代以來「對中國措辭最強烈的執政協議」,期待德國對中政策未來將轉為強硬。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紅綠燈聯盟」聯合執政協議將中國描述為「競爭對手」,呼籲「在歐中共同政策的框架內製定德國全面的中國戰略」。內容稱,德國希望與中國從夥伴、競爭和體制對手等三個層面發展關係,如果可以的話,也尋求在「人權基礎」上與中國合作。

該協議表示德國「致力於確保南海和東海領土爭端需依據國際海洋規範解決」,並要求中國「為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發揮負責任的作用。內文還強調,德國「作為歐盟『一個中國』政策的一環,我們支持民主台灣實際參與國際組織。我們清楚表達中國對人權的侵害,尤其是在新疆。而香港『一國兩制』原則需要恢復。」

而維持台海穩定也被納入執政協議,指出「唯有在和平和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才能改變台海現狀」。據悉,三黨領導人將在未來10天內取得所屬政黨對協議內容的贊同,最終出爐的文案不太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2021年11月,德國新政府4巨頭。左起:自民黨領導人林德納、社民黨領導人蕭爾茨、綠黨領導人貝爾伯克與哈貝克(AP)
2021年11月,德國新政府4巨頭。左起:自民黨領導人林德納、社民黨領導人蕭爾茨、綠黨領導人貝爾伯克與哈貝克(AP)

《彭博社》(Bloomberg)分析,美中對抗日益加劇之際,德國下一屆政府的所有變革當中,對中立場是最受矚目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下個月將召集盟友參加民主峰會,德國作為歐洲的領頭羊,被期待發揮重要作用。但德國與中國貿易緊密,這使得將自己定位為中國通往歐洲門戶的德國處於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中心。

挺台部長即將上任

現年40歲的綠黨共同黨魁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有望出任外交部長一職,綠黨一向呼籲就俄羅斯和中國侵犯人權問題採取更強硬立場,而且在今年的政見白皮書中強調「不允許以違背台灣人民意志的方式強制統一台灣」,「欲與台灣建立政治上的交流」並且明確「支持台灣加入WHO」。

主張市場自由、長期批評德國對中政策的自民黨黨魁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將成為下一任財政部長。自民黨是德國最友台的政黨,在其今年的政見白皮書中表態「支持台灣民主與法治的發展,以成功替代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權統治」,而在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方面,強調一切都要以尊重人權為基礎。

自民黨的主張融入了聯合執政協議的文本當中,多次提到「多邊主義、法治和民主」以及德國「對中政策有必要與跨大西洋(盟友)密切協調」。協議另一處還提及「支持歐盟提議的禁止強迫勞動產品進口提議」,疑似暗示新疆少數族群受迫害。

該協議稱《歐中全面投資協定》(CAI)「目前無法」獲得批准,《南華早報》認為這表明德國執政黨意識到人權標準未達之下,歐中經濟協議沒有捷徑可走。CAI之所以在歐洲遭到杯葛,是因為歐盟3月宣布制裁4名中國新疆官員之後,北京宣布制裁歐盟政治家和學者作為報復,使雙邊關係惡化。

《南華早報》24日報導稱,歐盟即將重新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這意味著《歐中全面投資協定》確實不太可能在歐洲通過生效。

2021年9月德國大選小黨崛起,自民黨領導人林德納(右)與綠黨領導人貝爾伯克(中)選後會商聯盟事宜(AP)
2021年9月德國大選小黨崛起,自民黨領導人林德納(右)與綠黨領導人貝爾伯克(中)選後會商聯盟事宜(AP)

德國對中國硬起來?

美國榮鼎集團(Rhodium Consulting Group)歐中專家巴爾金(Noah Barkin)表示,德國執政聯盟協議中關於中國的措辭是有史以來最強烈的,「反映出人們對習近平治下中國的擔憂日益加劇」,他補充說,德國新政府願意觸碰中共視為「紅線」的問題,表明德方「願意更公開地談論與北京的分歧處」。

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亞洲項目負責人、漢學家歐特爾(Janka Oertel)指出:「我認為(向北京)傳達的信息非常明確。過去幾年我們的關係發生了變化,現在新的(德國政府)聯盟協議反映出這一點,也接受了既有的新現實……是的,中國是合作夥伴、敵手、競爭對象。」

一些政治人物則表示不要指望德國的對中政策會在一夜之間發生變化。本週,社民黨前外交政策發言人施密德(Nils Schmid)試圖降低期待值,說道:「不要期望德國新政府在外交政策方面有太大變化。」

另一些政要人士則表示,終將會有變化,但那會是漸進的,而不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一位參與聯合執政談判的知情人士說:「如果你駕駛一艘油輪,然後將它朝一個方向稍微轉五度,最終將到達完全不同的地方。」

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梅克爾、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賴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14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訊峰會。(美聯社)
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梅克爾、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賴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14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訊峰會。(美聯社)

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PPi)所長貝納(Thorsten Benner)表示,目前淪為在野黨的德國保守派也逐漸興起對中強硬呼籲,因此能預期立場轉變的保守派,最終將督促新政府確切落實協議內文。

貝納也提到,北京本身的態度促使德國對其強硬,今年已經清楚表明,梅克爾(Angela Merkel)企圖與中國深化關係的方法「一團糟」,「看看北京對歐盟制裁的過度反映,這扼殺了梅克爾辛苦談下的《歐中全面投資協定》,再加上北京拒絕了梅克爾遞出在上海港口停靠的橄欖枝。」他指的是9月中國拒絕讓德國在印太地區進行演習的巴伐利亞號巡防艦(Bayern)停靠港口。

貝納表示,雖然新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可能傾向維持梅克爾路線,繼續對北京採取非對抗性立場,但他致力於大力投資德國和歐洲創新競爭力,投資自身的優勢已是任何對中政策成功的基本要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