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論壇》公投綁大選是解藥?學者揭政治現況:難避免政黨動員鬥爭

2021-11-28 08:30

? 人氣

長風基金會27日舉辦「掙脫鐵籠公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投制度?」突破論壇,政大政治系名譽教授劉義周出席與談。(羅立邦攝)

長風基金會27日舉辦「掙脫鐵籠公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投制度?」突破論壇,政大政治系名譽教授劉義周出席與談。(羅立邦攝)

四大公投即將於12月18日登場,相關議題近來成為政壇矚目焦點。政大政治系名譽教授劉義周指出,公投雖是公民的權利,但其實難以避免政黨的運作,而公投也屬於「必備但要少用」的工具,是治病的藥,但絕對不是健康食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長風基金會27日舉辦「掙脫鐵籠公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投制度?」突破論壇,邀請台大政治系教授陳淳文、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游清鑫、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科學月刊》編輯委員廖英凱與談,並由政大政治系名譽教授劉義周主持。

劉義周:沒有政黨的動員,很多公投連署也難以成立

劉義周說,公投旨在救濟代議政治之不足,並具體實現公民主權,但理想的直接民權非常困難,即便是要舉行村里民大會也很不容易。務實的說,公投是以救濟為目的,當民眾有公投的需求,就表示行政首長、民意代表的失職;更簡單的說,「公投是治病的藥,但絕對不是健康食品,更不是補品,屬於必備但要少用」。

劉義周指出,公投雖是公民的權利,但其實難以避免政黨的運作,一般公民團體組織和財源兩缺,很少能動員大量的支持者,且政黨本來就是公民團體之一,出現在公投運作中並不奇怪,如果沒有政黨的動員,很多公投連署也難以成立。

陳淳文則說,在2004年到2018年的「鳥籠時期」共有6案公投,這些公投大多由執政黨發動並且綁定大選,是典型的選戰動員工具,但公投的問題都不具有實質意義,雖然當時有公投審議委員會,但並不被尊重,而這些案件全數都未達到5成投票率,民眾也受到政黨引領分化,藍綠壁壘分明。

20211127-長風基金會27日舉辦「掙脫鐵籠公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投制度?」突破論壇。台大政治系教授陳淳文出席。(羅立邦攝)
長風基金會27日舉辦「掙脫鐵籠公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投制度?」突破論壇,台大政治系教授陳淳文出席與談。(羅立邦攝)

陳淳文:公投作為實踐民主憲政的手段,不合宜與總統大選綁定

陳淳文接著指出,在公投法修法、打破鳥籠的2018年公投,特徵在於和中央選舉脫鉤,降低公投和人事的連結,緩和公投可能扭曲選舉的影響,並且主要是由在野黨和人民發動,體現我國民主制度向上提升;公投也不再是執政黨主導的工具,絕大多數議題也不是沒有意義的議題,最後投票率都超過5成,使公投更具意義;但執政黨透過中選會干預公投運作,讓選務出現瑕疵,影響地方選舉。

至於2021年的公投,陳淳文說,這是執政黨被迫再次正面迎戰,議題也都是全國性重大且具分歧,重點是完全與大選脫勾,一方面從選戰動員變成了公共政策思辨選擇,也讓公投從鞏固權力工具,變成了在野黨和人民節制權力和苛責政府的工具。

陳淳文認為,如果要以公投要作為實踐民主憲政的手段,不合宜與總統大選綁定,因為這讓公投議題和人綁在一起,但若是綁定地方選舉則未必有那麼直接的關係,因為這可以避免對人的苛責。

游清鑫:政黨不應為選舉鬥爭,而忽略公投的政治救濟功能

游清鑫說,以2018年的公投來說,公投有如「斷線風箏」放得太快,首先是太多性質相同的案子同時出現,這對民眾造成理解上的負擔,同時公投真的很難擺脫政黨操作,重點是要如何提供民眾正確、對稱的資訊,整體的問題不在公投的制度,但可以要求政府把公投辦得更好。

20211127-長風基金會27日舉辦「掙脫鐵籠公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投制度?」突破論壇。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游清鑫出席。(羅立邦攝)
長風基金會27日舉辦「掙脫鐵籠公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投制度?」突破論壇。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游清鑫出席。(羅立邦攝)

游清鑫提到,從台灣民主基金會2019年的調查來看,民眾大多期待公投可以解決問題,當大家期待很高,但公投卻做得很差的時候,就會辜負了民眾的期待。公投無法避免政黨動員,政黨本身的意義就是從事政治活動,因為民主政治本身就是權力的鬥爭,所以政黨參與公投活動是理所當然,但重點在於如何可以做得更好,不要為了選舉鬥爭,而忽略實際公投所賦予的政治救濟功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

羅立邦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