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義傑觀點:從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看台灣的未來

2021-12-06 06:50

? 人氣

作者指出,越來越多國家進一步宣布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對台灣而言,更具急迫性。(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指出,越來越多國家進一步宣布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對台灣而言,更具急迫性。(資料照,美聯社)

上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COP26)結束時,各國做出了多項承諾和宣告。以下是一些重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世界上2個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國和美國——承諾在未來10年內,在甲烷排放和轉向清潔能源等領域開展更多合作。

來自100多個國家(擁有全球約85%的森林)的領導人承諾到2030年停止砍伐森林。

100多個國家同意一項到2030年將甲烷排放量減少30%的計劃。

金融組織已同意支持可再生能源,並停止化石燃料燃燒行業的融資。

許多國家已承諾為應對氣候變化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未來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大幅下降,這將是一次展示全球團結一致的行動。

人均最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發展中國家是全球幾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而且在一段時間內仍將如此。 但情況遠非如此簡單——查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看出整體的細微差別。 根據Aqal Group和國際能源署(IEA)提供的2019年數據,視覺資本家(visual capitalist)以圖像來顯示全球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和地區,並深入探討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以及他們如何努力減少碳排放量。

20211203-各國家、地區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作者提供)
各國家、地區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作者提供)

高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國家或地區

中東的石油生產國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但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國家的人均排放量也名列前茅。

20211203-國家或地區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作者提供)
國家或地區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作者提供)

加拿大和美國的人均碳足跡(per capita carbon footprints)分別為每年15.2和14.4噸。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人均年足跡加起來超過13.6噸。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這些數字都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3倍多,全球平均水平在2019年為每人4.4噸。台灣地區在這國家區域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10.8噸,(中國大陸雖為世界工廠,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僅7.1噸—不到美國的一半),顯示台灣在消減碳排放的努力嚴重不足,主要原因是台灣以燃燒化石燃料發電的比例高達近80%(包括煤近30%及天然氣近50%),而能源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佔二氧化碳總排放量90%(如圖)。如果台灣的能源政策不做重大改變,人民減碳意識和教育無法提升,未來想在2050達到碳中和,無疑是一極大的挑戰。

20211203-台灣以燃燒化石燃料發電的比例高達近80%,而能源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佔二氧化碳總排放量90%。(作者提供)
台灣以燃燒化石燃料發電的比例高達近80%,而能源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佔二氧化碳總排放量90%。(作者提供)

能源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於財富與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存在密切關係,我們預計生活水平高的國家的碳足跡也很高。 但上述數據顯示,即使在生活水平相似的國家之間,人均排放量也存在顯著差異。例如,歐洲許多國家的排放量遠低於美國、加拿大或澳大利亞。 以下是按生活水平(Standard of Living)和化石燃料發電份額排名前25位的國家:

20211203-國家或地區的人均電力消耗量。 (資料來源:電力消耗、化石燃料組合,作者提供)
國家或地區的人均電力消耗量。 (資料來源:電力消耗、化石燃料組合,作者提供)

能源的選擇在這裡起著關鍵作用。在英國、葡萄牙和法國,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比例要高得多。例如,法國只有9.5%的電力生產來自化石燃料,而其他發達國家如美國為60.1%,日本為69.1%。台灣地區化石燃料佔發電比例高達82.8%(目前太陽能約11%,風電約2%),僅次於新加坡的96.7%,顯示綠電比例嚴重落後他國,即使在2025年能達到綠電20%(以目前進度看來,極為不可),化石燃料佔發電比例仍高達80%(假設現有核電約7%全停,核四無法及時啟用),和全球趨勢反其道而行,未來台灣各行產業不僅要付巨額碳稅,除了會被跨國企業排除在供應鏈外,甚至可能有生存危機。

G20國家的碳排放

能源生產對化石燃料的這種依賴延伸到G20其他的國家。根據氣候透明度報告(Climate Transparency Report),今年 G20集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增加4%(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碳排放量則下降6%)。這一增長主要是由於這些國家的煤炭消費量增加。預計2021年煤炭消費量將增長近5%,這一增長主要來自中國(佔增長的 61%)、美國(18%)和印度(17%)。 以下是G20國家目前的煤電裝機容量(GW-10億瓦):

20211203-G20國家目前的煤電裝機容量(GW-10億瓦)。(作者提供)
G20國家目前的煤電裝機容量(GW-10億瓦)。(作者提供)

隨著全球經濟復甦,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中國對能源的需求(煤炭使用量)也在激增。今年煤炭價格比1年前曾上漲了近200%。

由「德國看守」等非政府組織每年都會在COP期間公布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台灣年年「吊車尾」,台灣去年在58國地區及歐盟中排行第56名(前3名依慣例從缺),排名倒數第3,今年評比國家增為歐盟及61國,排行第57名,台灣倒數第5。該機構給台灣的評價是「沒有改進,在溫室氣體排放、可再生能源和能源使用類別中的評級非常低。」

節能減碳,永續發展,已不再只是好聽的口號,而是攸關人類生存前所未有的大事,這遠比人類其他任何活動更重要。越來越多國家更進一步宣布了在2050達到碳中和的目標,更重要的是有達到目標的具體實踐方法和步驟。對台灣而言,更具急迫性。

*作者為退休學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