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建築界最高榮譽「普立茲克建築獎」今年邁入第40屆,7日公布得主,高齡90歲的社會住宅大師多西為祖國印度摘下第一座桂冠,評審委員會推崇他「建築風格是一以貫之的嚴肅,從不花俏或盲從潮流。他有深厚的責任感,為自己的國家與人民貢獻出高品質、道地的建築。」
終身不忘初衷:為社會最底層提供像樣的居所
多西(Balkrishna Doshi)近70年築師生涯留下100多部作品,最為人稱道的是為印度低收入民眾興建的住宅。他早在1954年事業剛起步時就寫道:「我要立誓終身不忘初衷:為社會最底層的人民提供像樣的居所。」
其傑作之一就是印度中部城市印多爾(Indore)規模龐大的「阿蘭亞平價社區」(Aranya Low Cost Housing):6500多間房子,搭配迷宮般的通道、庭院與公共空間,約8萬名中低收入民眾安居其間,成為印度都市計畫的典範。
多西生於西部大城浦納(Pune),1947年從孟買(Mumbai)一家建築學院畢業後負笈法國巴黎,師從現代主義大師柯比意(Le Corbusier),1954年回到印度,參與柯比意在 昌第加(Chandigarh)與亞美達巴得(Ahmedabad)的計畫,後來也向另一位現代主義大師路易.康(Louis Kahn)學習。
為祖國土地與人民奉獻的大師
與其他國際性大師不同,多西雖然經常出國講學授課,但絕大部分的作品都在印度,不僅顯示他對自家土地與人民的奉獻,也代表他相信建築是一份公益事業。多西曾說:「我們談論居住問題、談論佔住者、談論村莊、談論城鎮,大家都在談論,誰來真正做點事情?我決定我要為『另一半人』工作,為他們工作,給他們帶來力量。」
大型社區之外,多西的公共建築也頗受稱道,例如加巴浦(Jabalpur)的中央邦(Madhya Pradesh)電力公司、邦加羅爾(Bangalore)的印度管理研究所邦加羅爾分校(IIMB)、亞美達巴得的建築學院與洞穴美術館(Amdavad ni Gufa)。
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評審委員會推崇多西「彰顯出所有卓越的建築與都市計畫,都不僅要結合目的性與結構,也必須考量氣候、地點、技術與工藝,還要盡可能深刻理解、領會相關的背景因素。」
給人們土地、組成社區,合作、分享與理解隨之而來
對於自己以90高齡獲獎,多西訝異之餘,也希望能夠引起各界關住印度的社會住宅,他說:「這些人一無所有,沒有土地,沒有工作。但是如果政府給他們一小塊土地,他們會想『我要努力工作,想辦法蓋自己的房子。』如果你安排他們組成一個社區,他們會相互合作、分享與理解,造成宗教、種性(caste)、風俗與行業的擴散效應。」
多西還說:「我的作品是我人生、理念與夢想的延伸,我嘗試打造一座建築精神的寶庫……我們周遭的萬事萬物,還有大自然本身──光線、天空、水、暴風雨,全都包容在一首交響曲之中。建築就是這首萬事萬物的交響曲。」
普立茲克建築獎:建築界的諾貝爾獎
普立茲克建築獎有「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由凱悅酒店集團(Hyatt Hotels Corporation)的普立茲克家族在1979年創辦,每年選出一位或一組得主,頒發一座銅質獎章與1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萬元)獎金。普立茲克建築獎曾經被批評為欠缺多樣性,超過2/3得主來自歐洲或北美洲,但過去10年頒給3位日本、1位智利建築師,今年則是出現第一位印度得主。
其他國人熟悉的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包括:貝聿銘、丹下健三、蓋瑞(Frank Gehry)、安藤忠雄、佛斯特(Norman Foster)、庫哈斯(Rem Koolhaas)、哈蒂(Zaha Hadid)、王澍、伊東豊雄等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