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讓資料呼吸
面對大量資料,先放鬆再說
奇普切斯的工作,看來很有趣,但也是段難以速成的過程。接近人群需要時間,一步一步取得受訪者的信任,才跨進觀察的核心。
而面對每次動輒10天,長則2、3週的調查,最後回收來約5、6千張的照片,近百人的訪談紀錄,他最重要的心法是,不急著趕快下結論。而是,「讓資料呼吸。」
好的觀察家,如此「善待」這些資訊,不讓偏見與效率扭曲了它們,這些資料,最後也有所回報的,帶領著他,看到世界最真實精彩的一面。
【 更多報導 】
柯文哲的「破銅爛鐵」不是失言,是台北市政府「失職失能」!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KBlogArticle_10925_1.htm
月薪沒7萬不嫁?別傻了!這群男人,想娶的是郭雪芙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KBlogArticle_10886_1.htm
錯很大!人家問你職業,拜託別再回答「My job is...」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50128/20150128_31.htm
一滴都不剩!檸檬這樣擠才正確,汁多一倍出來喔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50128/20150128_41.htm
小職員的逆襲:一封人資主管不回的信,卻改變了我的人生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KBlogArticle_10856_1.htm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