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代表團訪台,歐中台三角關係引發關注

2021-12-07 09:10

? 人氣

目前為止,北京尚未針對斯國訪問台灣之行正式發言。不過早在今年10月底,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訪問斯洛伐克及捷克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便強硬抨擊蔡英文政府「挾洋自重」,並說中方對「有關國家縱容『台獨分裂分子』表示堅決反對,要求有關國家恪守一個中國原則,不為台獨分裂活動提供平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許多評論認為,斯洛伐克和立陶宛與台灣關係升溫,似乎正為台灣進入歐盟外交核心打開第一道門。長期研究中東歐與亞太關係的馮儒莎說,台灣商業代表團10月訪問斯洛伐克雙方就簽署了7份備忘錄,包括供應鏈、貿易、智能城市等。台灣半導體重鎮,新竹科學園區也與斯洛伐克當局合作。 斯洛伐克對於與台灣合作,推廣類似的科技園區有強烈興趣,尤其是在北京當初承諾的投資遲遲沒有到位。

但是,北京的反制行動也逐漸升溫。

譬如,北京除了將與立陶宛雙邊關係降為代辦級之外,根據《路透社》報導,上周(12月3日) 立陶宛確認中國海關最近不再將立陶宛列入其「來源國」列表,令該國貨物無法進口到中國。立陶宛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Gitanas Nauseda) 據此對外表示遺憾,並表示不會出席北京冬奧。

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於上周四(11月18日)於該國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正式掛牌成立。由於這是台灣首次在非邦交國家以"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名稱設處的館處,被視為它的一個外交勝利。
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於上周四(11月18日)於該國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正式掛

馮儒莎說,中國可能會繼續對那些友台歐盟國家報復。她認為,北京的戰略是在向中國民眾表明,其最高領導層不允許各國對中國「不敬。」

中台歐關係變化

從歐盟凍結「歐中協議」,立陶宛和斯洛伐克等歐盟國家與台灣互動密切,歐中台三方關係變化開始引起國際矚目。

日本放送協會(NHK)12月4日有報導分析稱,歐台關係升溫有三大因素:一是因香港及新疆問題歐洲對北京的警戒逐漸升高; 第二是中歐及東歐若干國家對於中國「一帶一路」投資承諾的焦慮; 最後則是歐洲對台看法的改變,譬如台灣在全球半導體技術的前沿地位,在新冠防疫上的表現,讓歐洲對台灣刮目相看。

馮儒莎分析,在歐洲,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歐盟成員國有權與台灣合作。

2020年12月30日,習近平通過視頻連線和歐盟領導人及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晤,中歐共同宣佈完成了投資協定談判。
2020年12月30日,習近平通過視訊連線和歐盟領導人及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晤,中歐共同宣佈完成了投資協定談判。

不過,NHK也強調,中國畢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經濟實力對歐洲各國都有很大的影響,後者是否願意冒著與中國交惡的風險與台灣擴大外交關係,疑問尚存。

莫卡托中心的報告亦指出,儘管歐盟內部和各大智庫多半支持多層面應對中國,但對在哪一層面上先行一步仍有分歧。

譬如,在最近的決議和報告中,歐洲議會越來越多地提倡對中國採取更加強硬的戰略,同時也逐漸探索並擴大與台灣往來的的可能。但在歐盟內部,歐盟委員會和理事會現在似乎傾向於 」重新接觸中國」,以修補因疫情陷入低谷的雙邊關係, 並將氣候問題以及經濟往來重新放入議程。莫卡托報告特別強調,歐盟機構之間的這種分歧,讓北京能夠見縫插針,分化歐盟。

下一步,歐盟何時解凍《中歐投資協定》(CAI)將會是測量中歐關係變化的溫度計, 莫卡托報告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