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2022世界經濟比想像的更難起色

2021-12-08 07:10

? 人氣

這一課題的嚴肅侷限性,當然會框限住2022年世界經濟的持續向上成長。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碳中和帶來世界經濟成長的新約束

第三是,低碳風險。目前先進經濟社會國家多數以第三產業為主,GDP占比多數在60%以上,對能源的依存度相對較低;因此出於政治考慮和其他經社壓力,都會想方設法要求減碳,而減碳成本則不成比例地壓在新興市場國家頭上。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是主要經濟國家明確宣佈碳中和目標之後第1次峰會,全球關注各國政府促進碳減排的政策措施和實現碳中和路徑。但在峰會之前2個月,英國重啟煤電廠,中國、印度增加煤炭生產,石油、天然氣、煤炭價格大幅上升,越來越多國家在2021冬天都已遇到缺電、缺氣問題。且這次峰會正式轉向採行「使用新能源的長期約束」。「高價格能源」短期內有利於化石能源投資者和生產者,且其價格越高、持續時間越長,越能促進新能源投資和能源使用的轉型,最終會降低化石能源的需求;這樣的預期反過來會限制當前對化石能源的投資,難以有效緩解短期的供給不足;反倒造成生產成本拉高型通貨膨脹,及能源供應鏈的結構型態新典範移轉,直接衝擊2022年世界經濟。

2021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青年氣候運動者的抗議(AP)
2021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進行時,青年氣候運動者抗議化石能源投資者的污染與介入。(資歷照,美聯社)

而在民間部門的工商產業企業經濟領域,生產營運的獲利率的銳減、歸零乃至於可能負值化,才真正是折斷國家經濟實力的大挑戰。

人口高齡化抑制全球生產供給與物流擴張

第四是,全球人口高齡化風險。新冠疫災以來全球實物經濟供給開始不再過剩,關鍵出在主要經濟體人口紅利大消退;主要經濟國家勞動年齡人口成長率放緩,甚至出現「勞動人口絕對減降」,使得全球勞動力市場呈現出勞動參與率下降、結構性短缺和摩擦性失業並存複雜格局,工資上升更與物價上漲形成正回饋螺旋,持續促進通貨膨脹向上行,勢將給予2022年世界經濟成長帶來嚴肅下行壓力。

新冠疫災衝擊已事實加速了勞動人口供給約束,在2021年先進經濟體的經濟復甦過程,勞動力短缺,乃至勞動力供需錯配突出,尤其見諸於交通運輸等技能要求比較低的職能就業領域。勞動力短缺背後的基本邏輯,就是人口高齡化加速,將給予2022年世界物流經濟發展,帶來莫大抑制壓力。

全球保護主義加大了能源價格波動及通貨膨脹長期化

第五是,全球保護主義風險。廿一世紀全球越來越盛行的保護主義、孤島主義和民粹主義,已為過去20年來國際數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相當廣泛不確定性,衍生的地緣政治動盪,則加大了能源價格波動性及通膨長期化的可能性。

進入廿一世紀20年代,全球形成三大製成品生產中心:中國、德國和美國,中國是最大的製成品出口國,對世界投資貿易中心國家,產生過度依賴的擔憂;原本全球產業供應鏈以效率導向分工結果,全球都享受規模經濟帶來成本下降,消費者福利提升。但2021年以來新冠疫災迭迭變異衝擊,疊加地緣政治對立,已然充分曝露全球產業供應鏈的極度脆弱性;這也就自然成為2022年世界經濟能否順利成長的重大阻滯變數。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