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二億台幣,號稱「史詩旗艦劇」,宣傳造勢轟轟烈烈的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在九月播出完畢之後,關於這部劇的紛紛擾擾,也沉寂了下來。
然而這樣一部帶有政策目標性質,總統、副總統等高官紛紛進場背書,加上多家高科技金主挹注,成本遠遠超過一般台劇規模的大型製作,就這樣草草結束它的播映與話題,實在說不過去。說的坦白一點,就算是失敗,也應該留下教訓,才不會賠的一乾二淨。
事實上,《斯卡羅》從八月中首播以來,一開始的收視和討論度都很高,但隨即每況愈下,到了九月的播映尾聲,不但收視人氣下滑,也陸續出現不少負評。
對於《斯卡羅》,我本來也是充滿期待,而且抱著支持本土影視投資的心情,熱切地期待並觀賞每週的播映。前兩集給人的感覺,歷史氛圍的散發不錯(這要歸功於本劇的美術和服裝設計),演員表演也大多到位;雖然對於劇情、對白以及鏡頭設計已經有些疑問,但是尚未澆熄我的觀賞熱情。
然而看到中段的第五、六集左右,我已經忍不住慢了下來,沒辦法很順暢地看完每週的兩集,在勉強撐完第七集之後,一直到十月初才斷斷續續地把剩下的五集看完。
坦白說,這真是痛苦的觀賞經驗。如果不是因為對於本土製作的關心愛護,以及研究本土影視產業的專業興趣,作為一個普通觀眾,可能更早就可以跳船了(據就近粗略的觀眾調查,第四集是平均的「跳船」時間,不少人是在第二、三集就看不下去的)。
說痛苦,並不誇張。仔細地說,這個痛苦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對於這部劇本身的期待和失望的落差,一個則來自認識到這部大戲所透露出的台灣影視政策問題。用白話來說,我想要討論的是兩個問題:第一,《斯卡羅》到底怎麼了?第二,《斯卡羅》怎麼會變成這樣?為了更準確評論,也是為了減輕痛苦,我也在之後立即去閱讀了陳耀昌的原著《傀儡花》。另外也要說明,我並不打算討論史實的問題,這有待歷史專家更多的討論。
《斯卡羅》到底怎麼了?
在《斯卡羅》播出後期,有媒體針對外界批評聲音訪問導演曹瑞原,他的回答是,「請看完再說」。但《斯卡羅》的最大問題,正在於觀眾沒有辦法看完。為什麼呢?原因可能很多重,也許也因人而異,但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因就是:「不好看」。
而這個不好看的原因,我認為來自於幾個「猶豫不決」。
首先,最致命的是「故事主題」的猶豫不決。1867年的羅妹號事件確實是一個重要但相對較被忽略的歷史,但對台灣的近代命運來說,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更受到重視,其實是很合理的。要喚起人們對這段歷史的關注,如果不是透過歷史專業考察,或是以史實為基礎的報導或紀錄片,而要採取虛構手法,那麼主題的定調就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