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糧食供應鏈危機的新思路
全球在嚴峻疫情的肆虐以及極端氣候的影響下,糧食供應鏈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危機與影響。國際貿易、航空、海洋貨運量在運能不足的情況下,許多國家面臨糧食供應短缺的危機。
最近幾年逐漸興起的「都市農業」生產模式,除了傳統農業供給量外,在都市地區或近郊進行農作物生產的都市農業,成為各國追求糧食自給的重要發展趨勢,孕育農業轉型新商機。
都市農業發展,最早可追溯至1898年,由霍華德(Ebenezer Howard)撰寫的《明日的田園城市》(Garden Citiesof To-morrow)是都市農業理論的先驅,書中理念融合城市與鄉村之優點,創造以農村景觀自給自足、兼具城市及鄉村優點所呈現的理想城市。而「都市農業」一詞首次出現,是在1935年日本農業經濟學家青鹿四郎發表的《農業經濟地理》一書中,其定義為「分布在都市工商業和住宅區等區域或都市外圍的特殊形態農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曾於2011年全國糧食安全會議,訂定國內糧食自給率在2020年提高至40%。如今2020年糧食供需年報在2021年九月出爐,臺灣糧食自給率僅有31.7%,再度嚴重下滑。全球氣候持續變遷,導致作物產能受到衝擊,臺灣又是嚴重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地區,一旦糧食供應鏈斷鏈,將難以滿足人民生活所需。
根據聯合國調查,全球的都市人口已達55%,預估2050年將達到68%,都市人口的持續增長,也逐步帶動都市農業議題的發酵。此外,從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報告中可窺知,糧食從採收到消費者的過程中,全球糧食總產量約有三成以上被損耗和浪費;未被食用的三分之一糧食,也會導致造成至少10%以上的嚴重碳排。今年各國積極透過都市農業的推展,將有助於縮短食物里程,讓都市農業融入於都市的日常生活當中,從家庭、鄰里、社區、學校做起,進而擴散至整個都市與郊區,形成協力作用,創造田園城市和永續農業的新地景。
身土不二 建立土親人親良善循環
一般人常認為都市裡只有工商業,其實農業與都市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當農業走進都市日常,就是將農業與人、都市與自然的關係,良善循環適度調和。都市農業是一種新興和特殊形態的農業模式,除了具備永續、有機及樂活等正面意義之外,同時也是催化環境永續,綠能轉型進步的力量。透過體驗農業找回人類最原始的土地情感,思考如何重塑現代都會的生活構面。我們和環境沒有區別,是環境的一份子,同時也被環境滋養著,藉由「農業」來引導「都市」,提高人們對於珍惜糧食與自然共處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