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府拒絕對法蒂梅的案例做回應,並曾發布聲明:「發生在諾魯的醫療議題是諾魯政府的責任,出於醫療需求而轉移人員的每個案例應分別考慮,並向提供醫療服務的機構諮詢。」
法蒂梅表示,在拘留營度過的4年,不僅讓她的健康狀況惡化,也消耗她繼續堅持的信念。「當我還在伊朗的時候,雖然生活狀況很糟,但我內心的力量支持我對抗困境,讓我覺得我能起身捍衛基本權利。但在諾魯遭受的折磨,持續消耗這股內心力量。是我兒子焦慮、悲傷的眼睛讓我停止陷落下去。」
她說,自己的故事被外界聽見,讓她重建自信。「現在我重新獲得能量,著眼我兒子和我的生活。我真誠地希望我的故事可以啟發所有被噤聲的女人,鼓勵她們為自己的權利發聲,為了幸福、希望和健康努力奮鬥。」
Nauru refugee begs NZ PM for help https://t.co/iq3NsUMv2i
— National Times II (@darylgibson) 3 March 2018
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 難民無法尋求保護
部分拘留在諾魯的難民以及尋求庇護者,都在澳洲邊防局的安排下,前往台灣接受治療。拘留營與難民相關政策規定,管理單位應避免身體狀況危急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前往澳洲,因為他們有機會訴諸法律程序保障自身權益,當地法庭很可能發布命令,讓他們不必重回諾魯拘留營。相較之下,因為台灣不是聯合國(UN)大會會員國,所以難民無法援引難民地位公約要求保護。
諾魯曾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但2005年又與台灣恢復邦交。諾魯曾是磷酸鹽的主要出口國,近年則仰賴外國經援勉力維持經濟。揭密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揭露,台灣以計畫資金的名義,每月提供內閣首長5000美元(約15萬新台幣),國會議員每月2500美元(約7.4萬新台幣)資金,以維持兩國邦交。澳洲官方則要求諾魯與中國復交,但諾魯拒絕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