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作家顯克維奇在其著作《你往何處去》書內,提及:「儘管世界和人生是壞透了,其中卻有一件東西永遠是好的,那便是『青春』」。誠如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所言:「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時間」,你的青春願意多少錢被買斷?
另有兩則,眾所周知的經典傳世名言,其一是美國革命時期領導人亨利在維吉尼亞州聖約翰教堂發表的「不自由,毋寧死」演說;另一則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一首名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自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需求,你的自由又願意多少錢被買斷?
領退休俸的退伍軍人,至少都要奉獻二十年以上的青春歲月,以及受到人身自由限制,日以繼夜地執干戈以衛社稷。在他們退伍後,世界各國大都給予一份優於退休公、教、勞的退撫待遇。這不僅是對軍人價值的肯定,也是安定現役軍人,吸引優秀人才投筆從戎的基本作為,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令筆者錯愕的是,因政府毀信背義的軍改,所引發的「八百壯士」抗爭活動,《自由時報》記者曾韋禎竟在其臉書,寫出:「面對退役軍人聚眾叛國,警察該開槍就要開槍。多死一個,國家就少付幾千萬元給這些米蟲」的偏頗言論。同樣令筆者感到遺憾與不解的是,被視為「第四權」制衡政府濫權的媒體—《蘋果日報》,竟也一面倒向執政者,刊登「到底要什麼,要多少,說呀!」的社論文章,台灣的「言論自由」和「媒體倫理」淪落至此,真的令人瞠目結舌!
你鼓勵你的子女從軍嗎?
在台灣被奉為募兵制典範的美國,其實並不如部分學者和媒體宣傳的成功,以及符合公平正義。越戰末期,美國被迫從徵兵制改為全志願役,學者莫考斯將變遷過程,形容為從「公民士兵」轉換為「經濟人」;更有評論家認為,純屬志願役的制度,終會使得美軍淪為「窮人與黑人的部隊」。數十年過去了,美國軍退學者巴塞維在其《信任的斷裂》著作中,描述:「美國自實施全募兵制後,軍隊的組成變得更極端,部隊的社會階級和政治立場與社會大眾嚴重脫節。部隊成員主要來自非大專畢業生、少數族群和經濟條件較差的家庭,在政治認同上偏向共和黨,與社會大眾相反」。簡言之,就是讓少數的弱勢族群,來承擔多數人所不願意犧牲青春和自由的保國衛民責任,並因此造成軍隊與社會的疏離,文武隔閡日益加深。
現今國內仍承襲重文輕武的歷史遺緒,軍人的地位與待遇並未受到公平、合理的對待,部分媒體習於禮遇政治人物言行,卻苛求軍人要嚴守軍紀。文人「通姦」教授高升行政院政務委員,退休後擔任榮譽教授,可以不聞不問。海軍陸戰隊莊姓軍官涉及不當男女關係,被勒令退伍,還被嚴厲撻伐;可以諒解前國家領導人和總統候選人說出:「釣魚台是日本的」、「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之類,幾近喪權辱國的政治語言,卻指控毫無兵權的退將參加中共官方活動是「叛國」(筆者同樣反對退將赴陸),用獵巫狂熱來為其定罪。藍綠政治人物每年高規格紀念「二二八」受難者,對於追悼「八二三」炮戰陣亡將士,卻聊備一格;因冤獄致死者的賠償金額,也遠高於因公殉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