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是誰都無法迴避的大事,你想過等時間到了自己要魂歸何處嗎?台灣地小人稠,死者與生者爭地的問題早已浮現,卻礙於死者為大等傳統觀念,政府遲至近十多年才敢大聲提倡「環保葬」,不料卻意外進展快速,其中又以樹葬被最多的人接受;另據統計,近年男性接受環保葬的人數大約都是女性的兩倍。
樹葬、花葬、海葬…環保葬逐漸推廣
內政部民政司司長林清淇表示,國內推廣的環保葬大致可分樹葬、花葬(又稱植存),又台灣四面環海,所以部分臨海縣市也舉辦海葬。或許有人質疑,老一輩講求人死後一定要入土為安,以致於早年連要宣導火葬都不容易了,要推動「不做永久設施、不入塔、不立碑、不設墳、不記亡者姓名」的環保葬,有那麼容易嗎?
惟正有如印度詩人大詩人泰戈爾所言:「讓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事實證明,愈來愈多國人都能以行動實踐如此豁達的人生哲學,活著的每一天都用盡全力,但求人生精彩、壯闊、瑰麗;死後瀟瀟灑灑回歸自然,不帶走一片雲彩…。
15年已有3萬亡者 逐年成長
林清淇說,台灣透過各縣市政府的力量,視當地風土民情,並因地制宜推動不同形式的環保葬,從開始至現在不過15年的時間,至去年底累積參與的亡者已近3萬人,雖然事涉觀念的改變,不能急也急不得,但每年認同乃至於參與環保葬的民眾人數,還是無一例外逐年成長。
另台灣雖是個四面環海的海島國家,但相較於樹葬、花葬(又稱植存),一直以來,能夠接受海葬的民眾還是最為有限。對此林清淇說,說來說去,個中原因還是緣於華人身後有「入土為安」及「風水」的觀念,「無論如何,樹葬、花葬還是入了土,與海葬產生的文化衝突與衝擊,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
林清淇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進行環保葬的國人,多經當事人預立生前遺囑,明確表達身後想要回歸大自然的意願,家屬才能圓滿為其達成心願。而整體來說,國人環保葬中選擇樹葬者還是最多,約占整體環保葬7成,其次比照已故法鼓山聖嚴法師植存者約占兩成,海葬者則占一成。
環保葬性別比 男約為女性2倍多
另為瞭解國人選擇與接受環保葬的性別趨勢,內政部民政局近兩年特別透過縣市政府進行調查,結果發現2015年全國環保葬5136位亡者中有3563位男性居多數,是女性亡者1573位的2.3倍;2016年全國環保葬6774名亡者中也是以4615名男性居多數,也約是女性亡者2159位的2.1倍。
林清淇強調,上述情況雖然有可能代表國內男性的生死觀,比女性更豁達。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在傳統家族中的男性,往往較女性更有機會或需要預立遺囑,藉以交代身後財產的處理與分配;而當事人也可藉此白紙黑字註明自己百年之後希冀的後事處理方式,如此一來,後輩做事來才有憑有據,不致因彼此意見不合衍生爭議,或招致親友子孫不孝等各種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