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元月起,內政部推動旅館轉型社宅計畫,2年內輔導受疫情影響之旅館業者及公私有房舍轉型為社會住宅,以2萬戶為目標,營運管理3年,用心可見,但這種階段性措施,短期性提高供給量,最終恐怕仍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一屋難求是許多台灣人的現狀,政府年年打房,房價還是節節高升,租屋市場還是房東主導,為了回應民眾對居住正義的渴望,政府推出8年20萬社會住宅政策,透過中央、地方政府興辦社宅12萬戶及包租代管8萬戶,距離2024年只剩3年,但截至2021年11月底,社會住宅興辦約5.2萬戶,包含既有、新完工、新建中及已決標待開工,包租代管約2.8萬,尚有12萬戶的缺額。
為追趕蔡英文總統的政治承諾,為2024年執政黨總統選舉鋪路,也為填補目前以中央政府興辦為主的社宅缺額,內政部規劃讓國內一般旅館超過16萬房間數的一成約1.6萬戶及部分公私有房舍約4千戶轉型作社宅,其中1.2萬戶供都會區求學、就業需求者,8千戶供弱勢或中低收入家庭。從營運管理以3年為1期,不難看出這是一項短期性政策,提供受疫情衝擊旅館業者另一項選擇,希望一箭雙鵰,一方面緩解業者經營壓力,一方面拉高社宅數量,營運期結束後,旅館業因仍保有旅館執照可重新回歸觀光市場,公有房舍在都市計畫下另作規劃,這與原先興建一套社宅的方式截然不同,4、5年後創造出的美化數量,恐怕會如泡泡般消逝。
另外,旅館業者參與度決定計畫執行成果。雖然依計畫,政府補助業者改裝修繕費,並給予免地價稅、免房屋稅,以及居住租金收入免徵營業稅的優惠,以市價租金5折、7折及8折承租,提供租金差額補助,但由於都會區土地建物取得成本高,許多旅館業者以租賃建物方式取得使用權,有業者將租金、人事、水電成本換算後,每房平均成本2萬元,故租金不會低。如果把旅館轉社宅對比租賃市場中的分租套房,旅館約7坪,分租套房約5-8坪,適合求學、單身就業者,不適合一般家庭,硬體設備因旅館重新裝潢較易獲得青睞,生活機能要依個案地點,至於租金,分租套房租金約1萬上下(參考519租屋網板橋區),旅館似不具優勢,因此民眾認同入住率尚難評估,如果政府不提供媒合協助,客源無法保證下,自然影響計畫的推動成效。
旅館轉社宅計畫的用意在協助旅館業者渡過疫情,同時提供青年及弱勢族群其他的租居選擇,但僅具短期效果,本質上與政府興辦之社宅不同,較類似包租代管。高房價、低薪資時代下,買不起只能租,依內政部估算全台約有300萬租屋族,以社宅因應民眾對居住權益需求,杯水車薪,租金補貼也可能看吃不到,因此政府應更積極面對租屋黑市問題,思考如何增加租賃市場透明度,健全租賃市場,促進租屋雙方權益平等。
*作者為國家政策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