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觀點投書:基於國防考量建立重車底盤工業刻不容緩

2022-01-07 06:10

? 人氣

中央推動國防自主政策,施行「國車國造」,但筆者認為我國重型車底盤工業產能還需再提升才能因應。圖為憲兵特種勤務隊(MPSSC)攻堅用裝甲車。(資料照,蘇仲泓攝)

中央推動國防自主政策,施行「國車國造」,但筆者認為我國重型車底盤工業產能還需再提升才能因應。圖為憲兵特種勤務隊(MPSSC)攻堅用裝甲車。(資料照,蘇仲泓攝)

原訂飛彈機動載具的重大改變

進期傳出原定搭載正在研發中雄昇飛彈,機動部署所需的12×12特輪車底盤發射車原始規畫,可能將由原定一體成型12輪驅動的12×12特種輪型車輛,改為8輪驅動8×8輪型拖車頭牽引車的重大改變,更重要的是本案內容,大幅改變為由本來要求供應廠商必須技轉在台組裝的國防自主政策,全案改成省時省力的直接外購決定令人錯愕。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筆者這般的軍事議題關注者,所見者往往只是硬體上特別吸引關注的各式飛彈大砲,而容易忽略襯托的綠葉。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事實上載運這些武器的載具亦至關重要,其關鍵性常常容易被忽略,如果沒有這些出色配角,主角優異性能將大受影響,之前國軍就曾經因雷霆2000多管火箭載具遲遲未能敲定,而導致整系統完成測試後,卻延遲近20年才正式服役的慘痛歷史!

透過本案工業合作建立必要之自主底盤工業

本案工業合作的重要性在於能夠由技術轉移協助國內建立底盤工業,對於提升產業能力非常重要!不但可滿足未來對於國內重車市場,或購入國外車頭於國內進行改裝的需求,更可以透過國車國造增加國軍裝備的妥善率,未來甚至能具備生產國產軍車的能力。結合國內軍用與民用重車的需求而吸引業者加入的企圖心,不但利軍而且利民下可謂各蒙其利,重車底盤市場之所以國內加入業者有限,根本原因就在於誘因不足,利潤不夠的情況下,如果還加上軍品標案採價格決定雀屏中選者,國內業者與國外廠商搭配競標下,實際所得的獲利空間就非常有限。

但是,國軍許多自製武器的量產經驗可以得知,重車底盤的國內自製能力又如此重要 ,更重要的是此般重要性,將會隨著各式陸射飛彈(制海反艦、防空、遠攻)的陸續投產而與日俱增,國軍必須掌握關鍵此關鍵能力 ,個人認為基於成本考量並非所有裝備都需要自研自製。而重車底盤系統能力之掌握已經嚴重影響到國軍裝備的可靠度,國軍不同裝備間載具,互不相容的萬國牌底盤系統早已行之多年,不但各自獨立補保系統造成的沉重後勤負擔,更嚴重影響裝備妥善率。

使用單位不會沒有感受到,明明就是搭載類似重量與體積接近的裝備,卻要運行不同系統而承受無法共用零件的痛苦,但因台灣就是沒有能力自製下也只能外購,如果沒有金額夠大的採購訂單支持,要達成國車國造的目標跟本遙不可及,總算等到了此次因本案大量採購的工業合作,而換取到的技術轉移,不透過這樣的良機更待何時?

國防採購不可因便宜行事而喪失產業提升機會 

特種重型車輛在國內本來之市場需求本就相當有限,好不容易此次因應攻陸與反艦飛彈共同底盤的需求,而有可能使總需求量達200輛,當然要把握這樣的工業合作機會!國防部承辦單位不應直接外購,用省事的方式錯過這樣千載難逢的機會訂國人可惜!因本案對於達成提升國內底盤工業的機會難得,原本已經規定供應廠商必須技轉在台組裝的國防自主政策,不但能夠增加國內對於底盤的研發與組裝能力,甚至可以在國防自主的既定政策下,增加國內業者參與國車國造的區塊, 因此絕對不能輕棄這次的良機!

*作者為理工愛好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