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駐東京的同事李淼在微博上感歎,被IS殺害的後藤健二,雖然很多日本人覺得難過和悲哀,但是敢於公開稱讚的不多。自民党副總裁高村正彥更是認為後藤「並不是真正的勇敢」,最多是「蠻勇」。因為雖然後藤曾經說過,如果出事就「自己承擔責任」,但高村認為,「這些責任不是一個人能承擔得了的」。
我想李淼指的是日本的公眾人物或者主流媒體,因為在日本的社交網站上,讚揚後藤的聲音還是很多。而不管是中文世界,還是英文世界,後藤和他的家人,他們的表現,獲得更多的是敬重。這一點,不知道日本那些嫌他為政府惹了麻煩的政客們,是否看到和聽到?
有人說,這是因為日本不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因此會出現人質家屬向國民和政府致歉的場景。其實在我看來,後藤身上沒有一點個人英雄主義的特質和表現,他只不過是在做著他認為自己喜歡,並且應該去做的事情而已。這一點,和其他在戰亂和衝突地區進行採訪,或者是做人道援助工作的人們,沒有任何的分別。
首先解釋一下,為何會有自由記者。
通常,媒體高層決定,是否需要派記者,也就是一個企業或者機構的員工到一個地方採訪。如果高風險,那麼企業除了要承擔保險和津貼等成本開支之外,還有其他風險。畢竟,如果自己的員工遭遇不測,或者事故等,會有一大堆後續。
也因為這樣,自由記者開始越來越受歡迎。因為自由記者和一家媒體之間的關係,只是新聞報導的買賣關係而已,媒體只需要為了畫面或者文字支付金錢,不需要負擔這些自由記者的保險和風險問題。
第一次遇到自由記者,是2001年在阿富汗採訪,十幾個來自日本的記者,為日本的一家電視臺工作,不過他們告訴我,他們並不是這家電視臺的正式員工。後來,在世界各地,尤其是衝突和戰亂發生的地方,遇到越來越多的自由記者,他們大多數單槍匹馬,有些則會組成一兩個人的團隊,或者會選擇相互之間結伴而行。
其實,不管是在阿富汗還是在伊拉克,除了遇到太多日本的自由記者,還有很多日本的志願者。2003年,當美軍開始轟炸巴格達的時候,遇到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盾」反戰人士,他們自願來到伊拉克,分佈在不同的地點,抗議美軍轟炸,當中就有一對日本老夫婦。而在薩達姆被推翻之後,遇到一位日本大學生,他還在復旦大學留過學,他一個人來到巴格達,在廣場上收集信件,然後再帶到約旦,幫大家寄出去。
為何選擇做自由記者?其實有些時候,會很羡慕他們,因為他們可以選擇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地方和題材進行採訪。而固定為一家媒體工作的話,選擇的機會是非常小的。當然,前提是這個職業可以養活自己,這一點,國外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行業,一些自由記者更是在行業內非常出名。當然,這也是應得的,因為他們個人承擔風險,跑到那些媒體不願意派出自己正式的員工去採訪的地方工作。